經濟果實是否都有與員工分享,也就是受僱人員薪酬占GDP的比重,也成為企業被檢視的一大重點,而根據主計總處近10年來的統計發現,雖然企業的營業盈餘逐年提高,但是受僱人員薪酬占GDP的比重,卻從46%掉到了43.9%。
飯店暨餐飲集團公關經理喻芝珊:「畢竟我們飯店跟餐飲產業,第一線面對的還是顧客,所以在扣除掉營運既定的成本,以及物流的一些成本以後呢,幾乎我們就是分配撥給員工,讓他做一個就是不管是教育訓練,培訓語言訓練等等之類的,所以這部份的GDP的占比當然就會比較高。」
主因在於住宿及餐飲業,投入的人力多,即使因為產業屬性不同,平均薪資較其他產業低,但受僱人員報酬占比卻高達六成以上。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因為不同產業的資本密集度,勞動密集度還有技術密集度這些因素不同,此外不同的企業呢,會有不同的經營策略,有些企業注重的是短期的利潤,而有些企業比較注重長期的發展,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受僱人員報酬占GDP的比重也不盡相同。」
例如月均薪高達20.6萬元的水上運輸業,2022年受僱人員報酬占比卻連10%都不到,而批發零售業月均薪約4.9萬元,但受僱人員報酬占比卻達到40.9%,向來在製造業中,薪資居冠的電子零組件,雖然月均薪接近10萬元,但受僱人員報酬占GDP卻只有25.4%,低於整體製造業平均值38.4%。
人力銀行發言人曾仲葳:「簡單來說因為(電子零組件業),他們必須要維持在產業的一個領先地位,所以他們要比較投入大量的資金,在比如說設備上或者是研發上面,因此他們的折舊率比率就是比較高的,大概占32.9%,因此也就讓員工薪酬占GDP的比重是下降。」
電子零組件業折舊占GDP比重,確實遠遠高各行於各業平均折舊率16.7%,尤其全球化的競爭在科技業格外激烈,因此企業為求更低成本,移動到海外生產,所支付的國內受僱者報酬占附加價值比重也相對較低。
記者謝丹慈:「經濟果實是否都有與員工分享,也就是受僱人員薪酬占GDP的比重,也成為被檢視的一大重點,而根據主計總處近10年來的統計,也可以看到,雖然企業的營業盈餘是逐年的提高,但是受僱人員薪酬占GDP的比重,卻從46%掉到了43.9%。」
觀察近10年GDP分配結構,受僱人員報酬所占比重,在1980及1990年代平均約為49.3%,是占比最高的年代,2000年代後隨著產業外移,占比逐漸下降到45.5%,2012年45.8%,2013年44.6%,直到2019年回升到46%,但2020年後又逐漸下降到2022年的43.9%也成為低點。
台大國發所兼任教授辛炳隆也強調,如果以整體趨勢來看,除非產業結構不變才能下結論,因此真正有意義的比較,應該要回歸個別企業獲利是否增加以及調薪,相對來說也比較可觀。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