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水雉在全台各地都可見到蹤影,不過隨著土地開發及環境破壞,導致水雉數量大量銳減至不到50隻,被農委會公告為第二級珍貴稀有之保育類動物。所幸在保育志工及高雄美濃蓮農的努力下,讓水雉數量逐年增加。對此,美濃野蓮農民及志工也分享復育水雉背後故事,也紛紛表示,犧牲不小,但看見野蓮田可以水雉身影相當成就,願意投入這項有意義的工作。
更多新聞:有片/大貓熊暴走攻擊陸保育員 她遭「強撲壓倒」遊客嚇壞尖叫
百年前高雄美濃湖濕地面積60公頃,生態相當多樣豐富,尤其有豐富的水藻類讓水雉相當喜愛;但隨著環境開發與破壞,現在美濃湖面積僅剩三分之一。加上每年4到9月是水雉的繁殖季,牠們會在野蓮田裡築巢生蛋;過往,野蓮農民認為,水雉下田會踏死野蓮苗,都會大力驅趕,已嚴重影響水雉的棲息。
更多新聞:今起開招了!花蓮森林護管員「月薪上看48K」 滿18歲就可報
直到近年在保育志工的推廣下野蓮農民了解水雉及生態的重要後,觀念逐漸改變,不趕鳥紛紛投入復育工作,讓水雉數量逐年增加。根據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也可見到驚人的成效,2022年記錄到2窩、2023年4窩、2024年10窩。
水雉復育工作站主任陳柏豪也分享,2017年退休老師劉孝伸、黃淑玫用自己的退休金自費承租田地,開啟美濃湖水雉復育行動,除了設復育工作站、成立護雉蓮盟及巡守隊外,他們也不斷嘗試新方法,如今邁入第七年,數量從14隻增加到78隻。
保育工作除了熱血志工的投入,野蓮農李金洲也為了水雉犧牲不少!兩、三年前的夏天,陳柏豪主任及劉孝伸老師看見有水雉到他田裡築巢,正逢野蓮的採收期,因此私下詢問野蓮農李金洲是否可等鳥蛋破殼再採收?看到志工及愛鳥人士如此關心,李金洲也不忍,於是決定等到水雉寶寶成功誕生後再採收,也因為這樣導致野蓮爛掉,損失逾30多萬。
如今野蓮農民從過去的討厭水雉到現在的保護牠們,也讓陳柏豪感動的說,保育志工也不斷嘗試新方法,希望在保育水雉的同時也保障農民經濟產值,一起取得平衡。
另外,為鼓勵保育志工及農民參與水雉復育,林保署屏東分署也將美濃湖附近野蓮田納入瀕危物種及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方案,給予農地友善、繁殖通報及野蓮農巡守隊三大項獎勵,每窩水雉築巢可獲得3千元獎勵金。
對此,屏東分署長楊瑞芬表示,期望透過這些保育措施的推展,有效保全淺山平原及溼地等具關鍵地位之重要生態系,建構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的同時,也能發展兼顧在地居民生活與生計的保育措施,形塑生物棲地和人類土地利用的動態鑲嵌斑塊景觀,實踐「社會、生態、生產地景(SEPLS)」的精神,營造人與自然共好的永續環境。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