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中,長子跟長女的責任是不是都比較重呢?有心理學的研究指出,其實長女是最容易過度認同母親的角色,很容易忽略自己的需求和發展,在家庭中付出最多但卻獲得比較少的關心,所以也可能會導致憂鬱或者是焦慮,心理醫師就分析,主要是刻板印象中,大家都認為女兒比較貼心,媽媽容易將情緒投射到女兒身上,再加上是長女,扛的責任也比較大,所以建議不論是父母或是子女,都應該多放在自己生活中的不同角色,才能有更健康的家庭關係。
長女個案許小姐:「國小要上學的時候,是我奶奶就是會帶我就是走路上學,他帶我一個禮拜,他會跟我說我只帶你一個禮拜,第二個禮拜你要自己走,可是我弟就不用我弟就我帶,就是因為我比較大,所以他可以不會碰壁啦,因為前面都有我先幫他,就是先體驗過這樣子。」
許小姐是家裡的長女,從小也得多照顧弟弟妹妹,尤其父母對長女的期望高,賦予的責任也比較大。
從小到大,做姊姊的會需要處理更多事情,甚至長大後,各自有各自的生活,父母有任何事情要商量,第一個一定會先想到姊姊。
長女個案許小姐:「他們會先就先找我說,找我商量或者找我看就是幫忙和協助等等的,但如果說我自己真的沒辦法一個人處理,或一個人面對的時候,我還是會就是請他們幫忙這樣。」
同樣也是姊姊的Jessica,也很有感。
長女個案Jessica:「我覺得就是身為老大,爸爸媽媽的確就是,老大其實就是有一點像是一個實驗的性質,他們的確會放很多的期待在你身上,然後還有很多的事情是你先試試看。」
多半父母都認為女兒比較貼心,能夠談心、也比較任勞任怨,又再加上是姊姊的身份,成為難以擺脫的家庭情感束縛。
長女個案Jessica:「從小到大他們就會覺得說你是老大,然後你又是女兒,他們其實會真的會加諸很多期待在你身上,他們會覺得說你真的就是要乖,然後你要聽話,然後他們會幫你規劃一個藍圖,然後他們也期待你就是,不要有什麼就是太意外的表現。我自己的個性就是好像自然而然,你也會希望就是當爸爸媽媽的乖女兒,然後你就是會好好地想要順著這條路走,比如說像我弟,他就可以活得比較自在,他就是可以比較做自己。」
研究指出,如果長女無止境付出,做了最多勞務但卻擁有最少疼愛的,可能也會成為影響未來家庭觀念的因素。
臨床心理師黃惠萱:「長女或是長子,他們是不是就比較很難求助,因為他們是要被人家求助的人。然後爸爸媽媽有事家庭成員有事,你是不是要更快站出來,那會不會形成說他們以後即使離開家了,在環境裡面他到職場,或是他到一個任何的團體,他都會習慣這個位置。」
而讓女兒無法訪下父母的主因,是來自於媽媽對女兒容易沒界線,再加上女生個性如果也比較柔和,就可能會接收更多來自於父母的情緒,更會比弟弟、妹妹們來的放不下家庭。
臨床心理師黃惠萱:「認為就是在性別刻板印象裡面,我們好像認為女兒應該,女孩子應該要比較貼心,比較會情感你就是比較想要讓他跟你共鳴,這種期待其實有時候很有壓力。」
臨床心理師黃惠萱:「如果你可以不管是你可能退休了,你可能不再需要那麼多,強烈的父母功能的時候,你有你自己的生活,你跟孩子就會變得很舒服。成年後的子女不是只有女兒這個身份,你不是只有兒子這個身份,你要去創造你其他你喜歡的角色。」
要在家庭中擺脫長女的框架,女兒跟媽媽都得學會"分離",在生活中找到更多事情來充實自己,才能不再受到不健康的親情羈絆。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