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凱米颱風尾發威!「環流加西南氣流」類似莫拉克

記者 周祐萱 / 攝影 羅士朋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7/25 22:34
最後更新時間:2024/07/25 22:58

凱米颱風雖然宜蘭南澳登陸,路徑也集中在北部,但卻對中南部帶來致災性降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凱米颱風的外圍環流和西南氣流,產生幅合作用,就像莫拉克颱風,當時也在南部山區降下驚人雨勢,而且再加上,西南部的河谷,屬於東北到西南走向,西南風受到地形舉升,對流增強作用會更顯著,所以即便凱米颱風出海,逐漸脫離暴風圈,中南部的降雨可能會持續到周末,都不能夠掉以輕心。

圖/TVBS

 
近8年以來有登陸台灣的強烈颱風,凱米颱風路徑一修再修,最初是預估根本不會登陸,凱米剛生成時原本氣象署認為是從東北部外海通過,當然當時各國路徑分歧也大,但從22日開始,氣象署路徑每日往南修,甚至轉變為會登陸,關鍵就是太平洋高壓勢力和位置。

天氣風險公司分析師簡瑋靚:「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個就是它北方,其實有一個太平洋高壓,那這個高壓其實會擋住它北轉,就沒辦法讓它順利的北轉,那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為,這個颱風是生在一個比較大的低壓帶裡面,所以它就是沿著這個低壓帶東側的邊緣,慢慢往北然後再慢慢轉向西邊,往台灣這個方向前進。」

甚至連準備登陸前還很「調皮」,在花蓮外海轉圈打轉,讓宜蘭花蓮受到的威脅時間拉長,直到25日午夜零點才在宜蘭南澳登陸。

 
氣象專家謝明昌:「它移動的速度稍微放慢了一點,再加上本身颱風的環流是比較大,也就是未來靠近台灣地區的颱風,如果暴風半徑是比較大的,移動速度受到地形影響有減緩的情況,它就容易因為地形的關係,對台灣地區產生了這種原地打轉,甚至往南下墜的情況,這種機會是相當高的。」

就是因為台灣山脈地形複雜,接近時颱風結構和地形,就會交互作用,讓它往南下墜速度放慢滯留,這其實不算是罕見特殊,過去2005年的海棠颱風也是如此,但風雨威力卻是勾起15年前莫拉克颱風的回憶。

記者周祐萱:「凱米颱風從宜蘭南澳登陸,首當其衝的就是宜蘭、花蓮,但明明整個路徑都集中在北部,為什麼現在降雨熱區卻是在中南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外圍環流加西南風的幅合效應。」

前氣象局長鄭明典也點出這回和莫拉克雨型特徵類似,凱米颱風中心弱、外圍強,外圍與季風輻合更強,讓中南部雨勢更驚人。

天氣風險公司分析師簡瑋靚:「它的環流跟西南風有個幅合的現象,有比較強的這個對流發生,那在這邊南台灣也是一個低壓區,那我們颱風本身中心的環流也是一個低壓,所以就讓它(凱米颱風)有點像是,被南邊的這個低壓給牽制住,沒有辦法很順利的再往西北走,所以它的路徑,移動速度就有稍微的減弱一些,2009年的這個莫拉克颱風,其實當時也是在台灣海峽上空,走得非常非常的慢,所以走得很慢就代表,它帶來強降雨的時間就越長,這是非常不樂見的情形。」

颱風論壇執行長陳柏宏:「颱風跨過中央山脈這段期間的時候,它的颱風的環流跟西南氣流,剛好在中南部地區的上空,或者是在西南海域交會,而產生非常很大量的雲雨帶,那這個雲雨帶也會順著,這個很強的西南風或者西南氣流,它不斷的移入中南部陸地,造成陸地上的雨勢會非常明顯,而且因為颱風還沒有登陸中國的情況底下,那這個雨勢或雲雨帶會不斷的產生,然後不斷的往陸地去擠壓,就會產生持續性的劇烈雨勢。」

尤其西南部的河谷,多是東北到西南走向,西南風受到地形舉升的對流增強作用,會更加的顯著,讓地形雨下得更大、更久,就算凱米走了脫離暴風圈,西南風還是持續帶入對流降雨,週五、週六、中南部雨勢都還會持續,而不只雨勢強風也相當有感。

 
颱風論壇執行長陳柏宏:「最強的核心它沒有直接去撞,就是沒有直接去撞那個中央山脈,所以地形對它的破壞其實沒有太大,但颱風的環流,颱風在外面的環流,多少還是有受到(山脈)一些影響,因為這個颱風本身它是具有大風場的特性,然後再加上台灣的地形,還有颱風的位置只要角度剛剛好的話,那西部地區就算颱風還沒有抵達之前,也可以感受到很強的風勢。」

花蓮、宜蘭最接近颱風,吹起14級陣風,凱米本身形成的條件,不論風力或雨勢,所帶來的威力都相當驚人,特別是雨炸中南部,颱風尾帶來的致災性降雨不容忽視。

 

◤Blueseeds永續生活◢

👉這個「秘密力量」讓運勢與愛情雙雙升溫!

👉獲粉美賞專櫃精華液賞・2日份免費試用

👉支持視障調香師築夢計畫,讓夢想延續!


凱米颱風最新動態

#西南氣流#外圍環流#致災性降雨#太平洋高壓#凱米颱風#莫拉克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88

0.0895

0.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