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2009年重創台灣的莫拉克颱風,是國人的集體傷痛,這次凱米颱風跟莫拉克颱風類似環境就是,颱風在低壓帶當中,伴隨非常明顯的西南風的水氣輸送,而25日,南部多處淹水,氣象署上修山區總雨量預測,最高達到2200毫米,相當驚人,這次颱風外圍環流、西南氣流、海水倒灌,加上水庫滿水位、大潮,還有沿海多低窪地區,種種情況堆疊,都讓人相當憂心,必須要非常謹慎因應。
天氣風險公司經理/分析師李知航:「(中南部各地雨量)那這樣的數字,在過去可能7、8年以來是很少見到,就是一次的天氣事件,或是颱風事件,有這麼大量的累積雨量,那可以回溯到這樣子上一次的雨量,可能真的是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那當然這一次的凱米颱風,它的影響程度,不會到莫拉克颱風這麼的驚人,(中南部淹水)本身在大潮的情況下,加上這個風向的情形下,本身的排水就不易,那再加上山區跟平地,都這麼大量地降雨,水勢沒辦法宣洩。」
文化大學大氣系教授周昆炫:「那雨量的部分目前已經預測到,在中南部的山區都有1800毫米,就是達到那個超大豪雨的一個標準,那這個也是,基本上是山區大概,一年四分之一的雨量的一個情況,所以四分之一的山區的雨量,在兩天這樣把它下出來,這個也是山區還是要多多注意,這個是比較恐怖的雨的一個部分。」
天氣風險公司經理/分析師李知航:「那凱米颱風在昨天(24日)的晚上,進到這個花蓮外海之後它開始出現了一個向南打轉,那總共花了它大概四到六個小時,打轉到甚至花蓮豐濱的外海,才回到宜蘭的蘇澳這一帶登陸,那它在向南打轉的這段過程,其實它的核心環流,就一直影響著宜蘭花蓮的沿海,那其實也代表說,它的核心環流減弱得很快,那它在南落的時候,也給北台灣帶來了這個風雨的空檔,所以這個都是北台灣,在颱風登陸之後風雨並沒有想像中的大的原因,主要就是因為颱風花了很多時間,打轉的時候它的環流被大幅地削弱。」
凱米路徑擺盪,在登陸前還在外海打轉,真的不好掌握,氣象分析師認為,氣象署這次在颱風預報上做得不錯,各縣市政府的放假決策也沒有錯,而現在全球面臨極端氣候,熱浪、強降雨等等,是越來越常見的天氣型態,以台灣來說,這幾年颱風比較少,跟暖化或極端氣候有關嗎。
文化大學大氣系教授周昆炫:「我們過去大概100年,我們的這個氣溫大概增加1度C左右,所以最近的極端天氣,熱浪,暴雨的現象就頻繁,所以那颱風的部分也是有一些評估出現,那颱風的強颱的比例,可能會比較多一些些,然後再就是颱風伴隨的雨量,也會增加滿明顯的,所以大概就是會有比較強降雨。」
台大大氣系教授郭鴻基:「我想現在我們科學家還是,(對颱風數目)應該還有一些不確定性,那譬如說我們台灣附近,過去幾年颱風比較少,但是有可能事實上整個西北太平洋,它總共的數目並沒有少,它只是颱風沒有到台灣這邊來,那過去我們看,這是每隔10年左右的一個,英文叫decadal的這個時間尺度裡面,颱風的路徑是有時候擺來擺去,有一陣子它就是一直往,比較往台灣這邊在走,幾乎沒有到南海菲律賓,但是有些時候就是南海菲律賓那邊,數目就比較多。」
科學上還有待更多證據來確認,而天災很難預測,人類能做的就是節能減碳和做好防災準備。
◤2024史上最熱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