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約炮卻不戴套!性觀念調查:6成5台人曾有「危險性行為」

記者 許稚佳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25 10:42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25 10:42
play
讀新聞
00:00 / 00:00
1 x
播放速度
  • 0.5x
  • 1x
  • 1.25x
  • 1.5x
  • 2x
play pause
調查顯示有6成5的18歲到43歲台灣人,曾有過危險性行為。(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調查顯示有6成5的18歲到43歲台灣人,曾有過危險性行為。(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發佈「雙世代性健康觀念調查報告」結果發現18歲到43歲的年齡層,有高達6成5性行為並未每次防護,且28歲43歲(Z世代)的族群比例更明顯高於18歲至27歲(Y世代 )者,甚至有近3成Z世代曾做過性病篩檢;另外對於HIV感染者達到U=U狀態(Undetectable = Untransmittable)就不會傳染的觀念,也有7成雙世代族群沒聽過,甚至也不了解HIV感染以及愛滋病的不同。

7月2日台灣U=U Day即將到來,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針對Y世代與Z世代的雙世代性健康觀念的調查報告,以線上調查方式進行,回收有效問卷 1,068 份,調查報告中發現,有超過4成(45.1%)雙世代約炮不戴套,表示可接受無感情基礎性行為,「覺得反正不會懷孕」、「覺得伴侶沒有性病疑慮」,有超過6成5(65.4%)的雙世代性行為「並未每次都採取防護」(每次都不防護、大部分沒防護與大部分有防護)措施。

 

其中,「每次都不防護」高達22.1%,也有近3成雙世代認為單一性伴侶關係就不會感染HIV的迷思,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近年愛滋病毒感染通報趨勢已持續6年下降,去(2023)年新增確診通報愛滋病毒感染人數為940人,但有近6成感染者為18-35歲年輕族群,主要感染原因都為不安全性行為,無論性取向、男女其實都應該要做好防護措施。

且調查中發現,無論哪一世代對於HIV疾病相關認知依然不清;近7成(62.5%)雙世代仍有「HIV感染者就是愛滋病患者」的錯誤觀念;甚至有3成8雙世代以為觸碰過HIV感染者使用的物品就有傳染風險。

愛滋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林宜慧指出,HIV感染並不等於愛滋病,由於大眾對疾病仍不甚瞭解,因此導致社會上仍存在不必要的恐慌與汙名,長期推廣「U=U 就是傳不出去」概念,但調查仍發現,有超過5成(55.8%)雙世代不了解「測不到病毒就不具傳染力」的觀念、高達7成(72.8%)沒聽過U=U,顯示仍有待持續溝通。
 

林宜慧表示,性接觸是台灣最常見的愛滋病病毒感染途徑,過去常發現很多民眾是『看對象選擇性防護』,自以為跟對方是單一性伴侶關係、覺得對方沒有性病疑慮,就不採取任何防護措施的性行為。然而唯有安全性行為才能真正杜絕病毒傳染,而非『看對象是誰』決定是否進行防護措施,這樣的迷思仍需持續衛教。

有趣的是,調查中也發現近3成(27.9%)Z世代曾自行做過性病篩檢,顯著高於Y世代(21.2%);在得知親友感染HIV,Z世代(33.5%)表示「不會特別改變自己對待對方的行為」也顯著高於Y世代(27.4%)。顯示,年輕一代的性病篩檢意識確實更好,且更友善具包容力。

林宜慧、台灣愛滋病學會秘書長林冠吟也呼籲,若有不安全性行為者建議一年應篩檢一次,也希望大眾更加了解U=U、去除對HIV感染的污名與歧視,讓感染者也能像一般人一樣自在享受生活、拓展情感關係。
 



 
#性行為#HIV#健康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41

0.0932

0.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