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兩顆血管瘤引劇痛 動脈支架手術助恢復

記者 謝古菁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25 17:57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25 17:57
大千醫院提供
大千醫院提供

      苗栗縣一位85歲的老先生因為出現劇烈背痛後昏厥而送至醫院急診,經檢查後發現,在降主動脈的近端發現一個5.6公分的血管瘤,且在腹主動脈上也發現一個6.9公分的血管瘤,由於兩個血管瘤都相當大,隨時有破裂的風險,才會導致病人產生劇烈疼痛感。所幸,經接受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後,分別將兩個血管瘤隔離開來,避免破裂的危險,病人術後第二天即能起床走動,並順利恢復出院。

     

病人接受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後,順利恢復。大千醫院提供

     心臟外科醫師李俊毅表示,當血管直徑變大為原本正常的1.5倍即為血管瘤,初期不會有任何症狀,除非接受電腦斷層檢查或超音波檢查,才會被發現,但多數病人都是因破裂時的劇烈疼痛及休克,送至醫院才發現。造成血管瘤發生的原因,最常見的就是長期的高血壓,讓血管像吹氣球一樣變大,其次是因為感染問題,造成血管薄弱而變大。另外,有少數病人是因本身的遺傳性疾病,導致血管裡的膠原蛋白承受力不足,抵擋不住血壓而逐漸變大。若是因高血壓或遺傳性疾病造成的主動脈瘤,通常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會大到被發現,所以若摸到肚子有震動的感覺,一定要格外小心,可能已經出現主動脈瘤。


     這次的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能避免主動脈瘤破裂的危險,此項手術不會造成大手術傷口,只需從兩邊腳上的血管讓支架進入到主動脈,在適切的位置展開支架,即能遮蔽膨大的血管,讓血液流經支架後,血管就不會因為承受血壓而破裂。通常手術隔天可以起床走動,若沒有出血或其他問題,當日即可出院。

     醫師提醒,有長期高血壓的病人一定要定期追蹤,並接受進一步檢查;另外,由於血管瘤內大多會有血栓及動脈硬化的斑塊,一旦脫落就會阻塞下肢血管,導致下肢疼痛或缺血,因此也須一併檢查。雖然冬天才是血管疾病的高峰期,但平日裡還是要多加留意、有症狀提早檢查與治療,才能保住自身健康。

#醫師#治療#苗栗#手術#健康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37

0.0717

0.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