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228年「最早夏至」!高溫飆36度 防午後雷雨

記者 黃凱靖 / 攝影 李建緯 李國瑋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21 13:49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21 13:49

6/21是「夏至」,今年夏至也是228年來最早的一次,各地天氣悶熱,大台北、西部內陸、花東縱谷,最高溫會來到36度,另外也有不少民眾,因為天氣熱,去看中醫調理身體,最近「三伏貼」就很熱門,中醫師也說,多吃綠豆、瓜果類食物,可以消暑、幫身體降溫

圖/TVBS

 
日頭赤焱焱,室外艷陽高照,6/21是24節氣中的夏至,根據台北天文館的資料,今年的夏至時刻,落在清晨4點51分,是西元1796年之後,也就是228年來,最早的一次夏至,日照時間長達13小時42分鐘,天氣也持續炎熱。

氣象署預報員劉宇其:「可能會有一些午後雷陣雨,我們不排除,當中會有一些較大雨勢出現,中南部比較靠近內陸的地方,還有花東的縱谷,以及在大台北這邊,高溫是有機會來到36度以上的。」

週五環境風場偏南風,太平洋高壓增強,各地是多雲到晴好天氣,西半部內陸、南花蓮,以及台北市跟新北市,最高溫有機會超過36度,而在降雨部分,各地都要留意午後雷雨,24-25日高壓稍微減弱,雨勢會更大一些。

 
不過說到天氣熱,不少民眾都會趁這時間調身體,「三伏貼」最近就很熱門,根據中醫理論,三伏貼可以「驅寒溫陽、抗過敏」,特別適合「虛寒體質」的人。

中醫師陳潮宗:「貼在背後導入我們的胸腹,改善消除我們的胸腹中的,陰寒濕邪來達到中和的作用,體質像熱性的人,貼的時候可能要請教醫師是否適宜。」

三伏貼可以在每年夏至後,一直到8月中之前,也就是天氣最熱的三伏日使用,主要可以「冬病夏治」,但身體燥熱或有發炎症狀,可能比較不適合,另外在夏至的時候,部分地區也有吃麵線習俗,中醫也建議可以吃綠豆、小黃瓜、洛神花等食物,透過天然食補,在炎炎夏日,讓身體降溫消暑氣。

 
#夏至#節氣#天氣#消暑#中醫#三伏貼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756

0.1647

0.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