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逾300萬骨鬆者「恐淪牙科人球」 醫:吃藥影響

記者 林莉 張蕙纖 / 攝影 鍾尹倫 許家瑞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16 14:44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16 14:44

台灣65歲以上民眾,每7人就有一人是骨質疏鬆患者,但骨鬆患者現在卻成為基層牙科診所的燙手山芋,台大醫院牙科部主治醫師李正喆就說,近年院內有不少骨鬆患者因為牙口問題到基層牙科診所就醫,遭到直接拒絕,擔心治療後產生醫療糾紛,導致這類骨鬆牙科患者全部湧入大醫院,有些遭拒的患者,不曉得如何就醫,反而讓疾病惡化。

圖/TVBS

 
記者林莉:「一般看牙或是想要拔牙矯正牙齒,到基層診所就可以,可是如果你是骨鬆患者,可能就會被拒收。」

只要會影響到骨頭的治療,骨鬆患者想看牙,可能就會被轉到大醫院就診,根據國民營養健康調查,65歲以上民眾被測出骨鬆比率高達14.1%,等於是每7人就有1人是骨鬆患者,總人數超過300萬人,長期服用骨質疏鬆藥物,可能會影響骨生成影響癒合,傷口長不好就容易出問題。

民眾:「拔牙也不可以,(為什麼)醫師說,這樣比較危險啦,就會說基礎不穩,當然安全重要啊。」

 
台大醫院牙科部醫師李正喆,以自己門診舉例每年大約有1300多名患者,來自台北區基層診所轉診的顎骨壞死患者主要擔心治療後產生醫療糾紛,而有些被拒絕的患者,不曉得該如何就醫,反而讓疾病惡化增加死亡風險。

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理事長黃映綺:「有可能就是癒後傷口不良,傷口比較難照護,長不好的話會很困擾,所以最好要有完整的資料,比如他(患者)的一些血液分析。」

到底骨鬆患者該如何看牙醫,像是吃什麼藥口服還是注射型,以及其他疾病主動揭露,特殊狀況最好能會診專科醫師,該斷藥或停藥,得看藥物種類吃多久。

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理事長黃映綺:「這種藥是屬於要長期使用,都是需要研究的。」

常見的骨鬆引起傷害,就是牙科治療副作用顎骨壞死,其他像是脊椎疼痛變形壓迫性骨折,駝背髖部骨折等。

在骨鬆牙痛治療的漫漫長路上,通常骨科醫師會在開藥前,請患者先處理牙口問題再開始用藥,如果已經在治療過程中,會建議停藥3到6個月再治療,降低副作用風險。
 
 
#牙科#骨鬆#醫療糾紛#就醫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65

0.0804

0.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