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會員制或計次?健身房怎麼選? 兩大業者吃下7成市場

記者 王皓宇 / 攝影 余信翰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13 22:51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13 23:02

新冠疫情過後,民眾對於健康更加重視,大小型健身房,如雨後春筍,根據統計,台灣光是健身中心的總營業額,就超過150億元,台灣前兩大業者,規模佔據四分之三,搶下大餅,出現大者恆大趨勢,但台灣人的運動滲透率不到5%,顯示健身市場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圖/TVBS

 
連鎖健身房站前店教練李英瑞:「幫我再整個人轉向側面。」

AI系統,偵測靜態的你、動態的你。

連鎖健身房站前店教練李英瑞:「所以它整體來說的話是右邊的鎖骨,胸肌腹肌這裡的問題,然後一直連到你的另外一側,你的左邊的腿部。」

 
AI體態檢測,身體哪裡需要調整,三分鐘,一目了然。

連鎖健身房站前店教練李英瑞:「身體有沒有脊椎歪斜,或說身體的側彎,骨盆兩邊不對稱問題,但是肉眼總是沒辦法那麼精細,那我們用這個高階的設備去評量的話,我們會很快速的效率把它找出來。」

人臉辨識,進場入場,刷臉就好。

連鎖健身房總經理林洵賢:「為了有效的管制會員的進出場,以及體溫的偵測然後跟系統商共同開發。」

現在健身房不再只提供健身服務,運動後需要補充能量,還有智能販賣機。

連鎖健身房總經理林洵賢:「挑選知名的品牌來進駐,包含了生菜沙拉,包含了咖啡以及高蛋白飲。」

歷經疫情,兩大連鎖健身房業者,多角化經營,不約而同跨足零售、拓展商機,看中的是不斷成長的運動經濟。

 
連鎖健身房董事長柯約翰(5.10):「有關於一些附屬的收入,我們的線上平台數位平台,還有我們零售部門的部分,那尤其在零售的部分,我們已經開了五間,我們去年年底我們有報告,今年要開到20間。」

台灣健身中心的總營業額,2020年152億,2021因為疫情下降到123億,2022年回升到153億,疫情之後健身產業大洗牌,不少中小型業者退場,出現大者恆大趨勢。

連鎖健身房總經理林洵賢:「消費者對於品牌的信任度,我認為還是很重要,我們的每個月的新入會的會員,有六成是來自於既有會員的介紹,我認為這就是對品牌的信任。」

去年台灣健身人口的滲透率,不增反減,由2022年的4.99%降低到4.3%,但業者展店腳步不停歇,希望進一步搶食市場。

連鎖健身房總經理林洵賢:「13歲到100歲的人都需要運動,都需要健身,所以只要是人口密集的地方,都需要有健身房的進駐,未來展店的方向,我認為是要去觀察每一個城市的人口的脈動,未來就是人口快速移入的區域,高密集度的住宅區,會是未來的重點。」

 
以兩大連鎖健身房為例,世界健身店數123家,市占率近50%,會員數44萬,健身工廠也有76家店,市占率25%,會員人數有27萬。

資深記者王皓宇:「民眾的健康意識抬頭,當兩大連鎖健身房,占了整體健身市場的七成五以上,規模相對較小的健身房,要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健身市場中,殺出一條生路。」

中小型健身房教練Hiro:「待會膝蓋幫我維持,小腿垂直於地面。」

教練一對一帶動作,重視體態、健康議題的潮流下,讓不少人投身健身產業。

中小型健身房教練Hiro:「發現有一些人其實不是真正的,懂得怎麼運動,可能會有一些受傷的風險,因此而開始去上課去拿證照。」

與大型連鎖健身房做出市場區隔,中小型健身房走的不是訂閱制,而是以分鐘計價,讓消費者不會覺得自己被綁定。

中小型健身房負責人楊志超:「不同於俱樂部的部分是說,他們通常是走年約,就是說可能跟你直接簽一年兩年三年,這樣的會籍方式,我們是相對的彈性,因為現在健身房也到處開,在到處開的這個過程,大家會想要去踩點。」

不走與大型連鎖品牌競爭的路線,中小型健身房把重點擺在運動推廣。

中小型健身房負責人楊志超:「我一直不會覺得說,這是一個我必須殺頭,必須跟你怎麼樣頭破血流,我覺得大家是一起好的,就像剛剛講的,你的運動滲透率要拉高,那你大家要一起去,把這一塊做起來。」

台灣健身人口滲透率不到5%,與歐美先進國家的20%,仍有距離,業者深蹲市場,在這個數字達到天花板之前,搶先插旗。

 
#健身產業#運動人口#健身商機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50

0.0941

0.2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