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觀點/紀念中華民族不屈精神!屈原「個人品牌」經營成功 端午千古流傳

作者 何啟聖
發佈時間:2024/06/13 10:44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13 10:44
端午除了紀念屈原,也是紀念中華民族的不屈精神。(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端午除了紀念屈原,也是紀念中華民族的不屈精神。(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作者:何啟聖(資深媒體人)

剛過完端午連假,但端午對於中國人的意義為何呢?致理科技大學教授何啟聖表示,端午是紀念屈原,又何止屈原呢?回顧屈原他七十二年由貶謫流放貫穿的滄楚悲命,端午所要紀念的是因著屈原讓我們體會到融鑄在中國人骨子裡的忠貞志節與堅挺脊樑。

 

曾任TVBS新聞主播的何啟聖,現已轉職在致理科技大學行銷流通管理系擔任專任教授。他不拘泥於教科書上的理論,而以他資深新聞人的特質,結合時事授課,受到學生們的喜愛。他在臉書以「中國詩人成百千  為何獨悼楚屈原」為題,紀錄了他結束了端節連假,返校教授的第一堂課,他以屈原為例,講述了「個人品牌管理」。

他先讓學生思考一下,中國三大節日:春節、端午、中秋,為什麼獨獨端午是紀念「人」的日子,而且長達二千三百多年之久呢?這不正說明了,屈原將「個人品牌」形塑的十分成功嗎?

何啟聖是這樣向同學介紹屈原,在二千三百多年前,戰國時代楚國一名翩翩少年,他出身貴族,身形澟澟、相貌俊俏、學識淵博、才華洋溢。他原本大可好好享受富二代公子哥兒的舒適安逸的日子,但偏偏愛國心的驅使,讓他步入仕途,廿三歲的盛年,即被楚懷王欽點位極人臣,由大夫躍升為「左徒」,也就是楚王首席幕僚,官銜僅次宰相。 
 

何啟聖說,屈原他銳意推動改革變法,舉賢才以富國,削弱貴族權利,深受人民愛戴。他與朝中媚秦派對立,力主聯齊抗秦,未料,卻遭讒臣靳尚及楚王寵姬的私生子子蘭構陷,變法三年後遭到撤職。

何啟聖指出,楚懷王兩度拒絕屈原勸諫,最終在武關遭擄,一國之君成為秦國階下之囚,三年後客死異鄉。憂悶抑鬰寫下千古傳頌的「離騷」,「抑志而弭節兮,神高馳之邈邈。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道盡心中酸楚與悲慟。他說,如果不是對朝廷的滿心失望;如果不是對腳下的故土愛得深沈,屈原他又怎麼會寫出如此慷慨決絕的悲歌。

新君楚頃襄王繼立,率爾再與齊國斷交。同時,相邀楚懷王至秦國商談土地歸還一事。屈原又一次對楚懷王說之以理、甚至以死相逼,楚懷王硬心前往,在武關一處被擄,一國之君成了階下之囚,三年後,客死異鄉。

悲痛莫名的屈原因此寫下了傳世千年的絕唱「離騷」,發抒內心滄涼哀怨的悲憤。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衆芳之蕪穢。懷朕情而不發兮,餘焉能忍而與此終古?楚頃襄王繼位,屈原仍決志輔佐,希望再興大楚,重現榮光。誰知,新君亦受小人環伺,屈原有志難伸。公元前二百七十八年,秦國大將白起,攻陷都城,楚頃襄王倉皇走避他方,楚國覆滅,屈原國破家亡。

五月初五,屈原站在汨羅江畔,想起悲滄的一生,留下了這句「舉世皆濁唯我獨清,眾人皆醉唯我獨醒」的警世名句。此時的屈原,哀痛莫名,萬念俱灰,唯有一死,方可明志,遂抱石投江。百姓得知,駕舟遍尋未著,投食以保全大體不受毀損。

何啟聖表示,屈原死了,濤濤江水沒有忘記他,江畔的百姓沒有忘記他,二千年的歲月沒有忘記他。他的詩意浪漫,他的赤子之心,他的忠貞氣節,他的持守正道,早已融鑄於每一個中國人的骨髓之中。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獨家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
 
 
#端午連假#端午節#屈原#紀念屈原#何啟聖#個人品牌#品牌形象#個人品牌形塑#離騷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16

0.0721

0.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