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金工藝術家蘇小夢 金屬編織美麗世界

記者 凃鴻恩 / 攝影 李皇龍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07 21:08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07 21:08

金工藝術家蘇小夢出身藝術世家,她早期做首飾,到後來用金屬編織抽象作品,讓金屬絲線透過不同技法,表現多樣立體風貎,具像如瓜果,夢幻如浮雲。

記者vs.金工藝術家蘇小夢:「你早期也是做首飾的,對,一開始學習金工時,主要是想做一些,比較有個人風格的首飾作品,滿特殊的,後來你走到現在的創作,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種,這樣的一個很霧狀的這種,金屬絲線的感覺呢?」

 

記者vs.金工藝術家蘇小夢:「這次展覽主要的主題是《複合體》,就像您講的它是輕盈漂浮,可是你看起來的時候,它又有一個體,有體的造型,所以下面這是一個像手套的,對,它是一個手,手套,然後這邊有一顆像心臟的東西,上面是什麼,上面不是那麼具像啦,它有可能是像有機的生物體,不是血管噢,血管沒那麼粗,那像這個你在玻璃器皿上面,我們就會想到海底的珊瑚礁之類東西,有一點,有一個部份,因我喜歡觀察植物,然後海中的一些生物,那它們的造型都一直非常吸引我,我很想碰它一下可以嗎?可以啊,可以啊,真的很輕薄耶,它用不鏽鋼線。」

記者vs.金工藝術家蘇小夢:「它其實是一朵蓮花,那我想要它是有一點像我們傳統裡面,有蓮花跟一個吉祥八吉祥,我們通常外面會有一些彩帶,它有點像是花生殼,是不是有點像花生殼,它其實是一件別針,這麼大的別針,真的可以別嗎?可以,可以。」

記者vs.金工藝術家蘇小夢:「我是結合了,就是我們會看到那種傳統技法,這種我們叫『柳絲』,就是它是那種麻花線去彈繞再焊接的,那藍色的部份其實是琺瑯,它需要經過大概是750度的燒製,這片是經過燒製的,對。」
 

記者vs.金工藝術家蘇小夢:「我覺得它有點像是阿凡達,飄浮在空中的感覺,其實這些我還滿希望,觀者可以欣賞一下它的影子,像花朵在飄落的過程,它們也有點像是海中,懸浮在海中的海草植物之類的巨藻,像那個會被水流所帶上來的那一個效果。」

蘇小夢出身於藝術世家,在輔大學流行設計,在南藝大應用研究所金屬工藝創作組,鑽研金工。

記者vs.金工藝術家蘇小夢:「我是用0.3公釐粗細的銅線,它跟勾毛線方式比較接近。」

記者vs.金工藝術家蘇小夢:「因為我的母親(賴美華)是畫油畫,我的父親(蘇世雄)是做陶藝,他們又喜歡收台灣民藝,所以我在很小的時候,就接觸到傳統的一些金屬的裝飾品,然後織品還有家具。」

記者vs.金工藝術家蘇小夢:「我從來沒有看過有這麼大的金屬織線,然後掛在牆上,它就好像是一幅畫,可是是一件立體作品,創作很困難吧,呃沒有,沒有,太厲害了,一般人是用毛線去編織,你是用鋁線去編織,編出這麼大的東西,那你有借助工具嗎?這個的話就沒有,用手?對,有點像套接的方式。」

記者vs.金工藝術家蘇小夢:「我把它纏繞起來,變成圈狀再去編,編的時候把它套進來,一邊做、一邊整形,有的會收針有的會加針,增加它的大小。」

記者vs.金工藝術家蘇小夢:「原本鋁線會是銀色,但因為烤漆的關係,它就會有不同色彩,我們在觀賞時,跟它產生了另外一個連結,所以才取名《複合體》,就是它們之間對話所產生的效果,而且你的這個造型相當有趣,有的像一朵花這樣往外開放,有些是往裡面收斂的包起來,有開、有闔。」
 

記者vs.金工藝術家蘇小夢:「這個是藍,是不是,它其實墨綠,對,它是黑色,我很喜歡這批的顏色。」

記者vs.金工藝術家蘇小夢:「它現在是因為空氣的流動,它自己旋轉嗎?對,像空調、還有人的走動,我們看作品時會走動。」

記者vs.金工藝術家蘇小夢:「造型的話我是從鐵窗,就是我們傳統鐵花窗,的那個彎折衍生來,我就用銅線去把它做出來,那我也想要讓這個軟的跟硬的,直線跟有機的線條,去產生另外一種對話的效果,好像在鐵欄杆上長出花朵的感覺。」

記者vs.金工藝術家蘇小夢:「它其實有一點像海螺,海螺會有捲,往下長的造型在裡面。」

國內從事金屬線編織的藝術家並不多,蘇小夢從首飾出發,開創金屬勾織,舉凡銀鋁銅不鏽鋼,都可以進行粗細不一的自由創作。
 

記者vs.金工藝術家蘇小夢:「你現在應該會繼續越做越大尺寸嗎?希望,哈哈。」

 
 


 
#金工藝術家#蘇小夢#金屬編織#立體作品#抽象#浮雲#藝文潮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54

0.0787

0.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