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褐根病怎麼找?偵測犬靠嗅覺判斷

記者 劉俐均 / 攝影 余信翰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04 23:02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04 23:02

近五年,台北市有將近3800多棵樹患有褐根病,成為路上行人的一大隱憂,而人為檢查只能從外觀做判斷或是抽樣,相對耗費時間,有業者從九年前開始訓練偵測犬,透過聞的方式,找出有罹患褐根病的樹木,只不過要訓練偵測犬也非常不容易,除了要篩選出具有敏銳嗅覺的米格魯,也得先經過室內測驗,再到戶外做訓練,才能成為偵測犬。

圖/TVBS

 
當風災、大雨來襲,路樹倒塌,導致行人受傷,或是壓到停在路上的汽機車,而這些樹木很可能都患有褐根病,甚至還有更多樹木沒有被吹倒,成為民眾路上行走的隱憂。

記者劉俐均:「根據統計2019年到2023年,台北市有將近3800多棵樹患有褐根病,為了避免因為患有褐根病的樹木倒塌,其實如果靠人為來檢查的話,只能從外觀來看不能細部的檢查,不過我們現在有一個小幫手偵測犬,牠可以透過聞的方式,找出有罹患褐根病的潛在樹木。」

偵測犬訓練師祁文浩:「像工作開始前,我們會給牠一個口令,讓牠知道要開始工作了,Lucy坐下。」

 
米格魯要成為偵測犬,必須得先經過一道道訓練,先從室內開始,要熟悉褐根病的氣味,等到室內檢測通過,就得戶外的實地演練。

偵測犬訓練師祁文浩:「在室外的訓練一開始的話,我們會找一個比較沒有褐根病的地方,然後開始去設置這樣褐根病的樣本,然後去教牠們說要怎麼去,針對這個樹木怎麼去繞圈怎麼去尋找。」

在戶外干擾氣味的的因素多,包含天氣、或是各種食物的味道,都可能會讓偵測犬分心,不過,對已經訓練老到的Lucy來說,難不倒牠。

偵測犬訓練師祁文浩:「找這裡找這裡,Lucy來找這裡,好棒,找這裡。」

一旦聞到有褐根病的特殊味道,偵測犬就會立刻坐下,好讓稽查員做紀錄。

偵測犬訓練師祁文浩:「一片樹林都看不出來弱化,那我們可能就需要靠狗,牠的嗅覺去找尋褐根病的氣味,然後可以縮小我們這個去採樣的範圍,然後可以增加這個採樣的速率。」

Lucy已經服役快9年,不僅訓練時依含糊,準確率幾乎100%,真正執行任務,也是非常有效率。

 
偵測犬訓練師祁文浩vs.領犬員黃儀薰:「我覺得從這一棵開始,然後這樣順著邊,找一下像有些榕樹長得很大,就會多繞幾次。」

全台北市有20萬顆樹,其中行道樹有9萬棵,另外11萬棵則是在各大公園綠地,染病的重災區,落在士林區、中山區、大安區、文山區,從2014年開始投入偵測犬的檢查,一年大約能檢查將近8000棵樹木。

北市公園處花卉試驗中心主任宋馥華:「目前我們一年大概會發現,大概300到400棵的褐根病,其中檢疫犬大概占了三成,因為他們是兩隻一組,就是一隻聞完,另外一隻可能會幫忙再複檢一次,全面性有二十萬棵,牠8000棵要做到幾年,我們這樣子的話就是會先,把我們比較希望去檢測的地方先列出來。」

要確保工作效率,只能在早上天氣較冷的時候執勤3小時,天氣太熱就會影響偵測犬的判斷,而2023年北市就移除736株染病樹木,有議員質疑,光靠兩隻偵測犬,檢查量能似乎跟不上。

北市公園處花卉試驗中心主任宋馥華:「只有一家廠商在發展,那我們有跟他說請他增加,檢疫犬並不是這麼容易就說,馬上就可以上手,因為這個從幼犬開始牠就要教,我們有問過廠商,他說他買了十隻米格魯來,能夠訓練成功的話大概只有一隻。」

 
不過要成為偵測犬,嗅覺得達到標準,甚至從幼犬就開始訓練,要從其他收容中心找出具有潛力的偵測犬,恐怕不容易,現在偵測犬的外包商也加緊訓練,預計明年三月就能加入生力軍。

偵測犬訓練師祁文浩:「要先去測試這個狗,牠的食慾好不好、牠的社會化情形好不好,然後再來是牠對於很多人或者是狗的反應,是不是都是良好,那我們現在有陸續在進行新犬的訓練,大概是一歲多到兩歲的狗,然後再讓牠進行訓練準備執行上線,那目前是後面有增加到三隻的量。」

褐根病病徵不易發現,一旦染病、連根拔起後,土壤也要消毒、燻蒸,不只得要增加偵測犬,人力也是一大考驗。


 
 
#偵測犬#褐根病#樹木#路樹#訓練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74

0.0811

0.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