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AI時代!自學、校園課程 成為「開發者」並不難

記者 謝丹慈 / 攝影 何佳陽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03 22:53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03 22:59

在AI時代中,有許多的工具以及資訊都唾手可得,像是就讀康橋高中三年級的林子祐,透過自學開發的台灣地震速報app,就成為下載熱門程式之一,在校園中課程也融入AI應用,讓學生們不只能自我摸索,還可以透過專業的學習更靈活運用。

圖/TVBS

 
台科大資工碩一梁又升:「透過AI的技術的時候呢,我們就輸入這些照片,然後去獲得整個模型的樣貌這樣,那可以看到說就是我們在渲染上面的話,可以從各個視角,都可以看到一個比較清楚的樣貌,那也可以看到說上面這些透明度的部分,也有被我們真實的還原出來這樣子。」

將模型放在轉盤上,透過固定的相機進行拍攝,原本2D平面的照片,透過AI的運算,就能變成3D畫面。

台科大資工碩一梁又升:「像是在網拍上面的話,我們一些拍賣家想要把這整個模型,給完整的呈現出來這樣子,但是以傳統的角度來看的話,我們就只能拍2D的圖像,然後來去拍這個3D的模型,給使用者知道說這個模型,目前的狀況大概是什麼樣子,但是假設我們用這個技術的話,我們就可以去重現整個模型完整的3D。」

 
AI時代同學們不只從日常生活中找靈感,也試著解決日常碰到的問題,讓AI成為開發上的助力。

台科大資工碩一朱海靖:「我們在查一個地圖的時候,那我們可能只能從地圖裡面去看,但是它裡面就是,它去找那種相同的場景的東西,那其實就要一個一個去找,一個一個點去找,但如果我們這樣子,就可以直接從這種大畫面大概知道,哦自己現在在哪裡?然後那個要怎麼走?」

透過更寫實的動態畫面看地圖,而且不只是俯視,還可以轉為平視,結合更真實的街景,作為地圖輔助。

台科大資工碩一朱海靖:「目前可能就是捷運或公車就是這種,就像我們APP也會去搜尋到,它現在大概幾分鐘幾分鐘在哪裡,那就可以比較清晰的去看到,它大概在哪個轉角,然後第二個就是可能如果想要做那種,就是虛擬就是可能就可以在上面放人,然後可以看看大概就是,車流量多的時候會長什麼樣子,就是大概會如果到時候那個,可以從監視器裡面去拍照片的話,那就是可以去模擬這種,就可以看到哪邊哪一條路那個交通比較塞車。」

從動態地圖作為起點,希望持續優化,加入大眾運輸的資訊,甚至希望能一目了然一般道路的路況,讓地圖的服務更升級,學生們除了透過自己的創意進行摸索,學校也將AI應用在課程當中。

台科大人工智慧跨域科技研究所助理教授潘則佑:「像我有開一門課是要做虛擬實境,那在過去的使用經驗,在過去的開設經驗的話,學生其實在創建一個虛擬實境的場景,其實往往要花上一天到兩天的時間,來去規劃整個場景應該要長什麼樣子,但有了現在這個生成式AI的部分的話,學生他其實可以很快速的就有這樣子的一個雛形。」

不過在AI的應用上也必須留意資料的正確性,還是得透過開發者的判斷和決策避免爭議的發生。

 
台科大人工智慧跨域科技研究所助理教授潘則佑:「其實我會跟他們講說,AI生出來的東西不一定是真的,所以要跟他們講說要去認真的去查驗,它生出來的東西到底合理性跟正確性是多少,像最近學生在試一些東西,可能他想要在虛擬實境的場景裡面,弄一個大象好了,他就想要叫AI幫我生一個大象,結果他把它生出來的大象,就是除了有長長的鼻子之外,鼻子上面還有一個角就像犀牛的那個角。」

又或是像康橋高三同學林子祐,開發台灣地震速報,因為未與氣象署簽署合約所引起的爭議。

台科大人工智慧跨域科技研究所助理教授潘則佑:「其實就我來看的話就是AI是助力,因為包括剛剛提到的瑕疵檢測,這個議題上面的話生成式AI的部分,來幫我們產生出更多的生成式的資料,來幫助我們瑕疵辨識的,這個模型變得更好這樣子,那另外在剛剛提到這個,虛擬實境的課程裡面的話,其實會發現說學生他會,透過這個生成式AI的部分,然後來去將整個系統就是開發得更好。」

在AI時代中,許多工具資訊都唾手可得,跳脫課程之外,只要精進專業知識懂得使用,以及願意動手,也許人人都有機會成為開發者。

 
 

AI浪潮來襲

#AI時代#人工智慧#自學#虛擬實境#3D畫面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519

0.0877

0.2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