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丟丟妹腹痛2週!檢查竟膽結石 醫示警:3大族群要小心

編輯 丁彥伶 / 責任編輯 黃若維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5/27 14:22
最後更新時間:2024/05/27 14:22
百萬直播主丟丟妹日前因腹痛就醫。(圖/翻攝自李明珊丟丟妹IG)
百萬直播主丟丟妹日前因腹痛就醫。(圖/翻攝自李明珊丟丟妹IG)

以豪爽的叫賣方式、在網路平台走紅的百萬直播主「丟丟妹」李明珊,日前才剛拿回丟丟妹商標和平台,才宣布6/6將以「女王歸來」姿態回歸「丟丟妹」平台、直播銷售,未料5/25她在IG上傳一系列抽血、坐輸椅的照片,並在IG限動上發文說:「我沒有膽了,痛痛啊!」原來她竟腹痛超過2周才就醫,醫師直呼這樣「超危險」!

丟丟妹因為嚴重腹痛送醫,檢查是膽結石,經紀人說丟丟妹已經痛超過兩星期,醫師也警告她這樣非常危險,如果再拖下去,可不是開刀、住院3天就能解決,而可能是腹膜炎,住院超過一個月。而醫師也提醒她,這是因為她不正常的作息和飲食所造成的。經紀人表示,丟丟妹前陣子過瘦,為增胖而刻意大吃特吃,但接下來會減少油膩食物,也要調整作息。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柯秉宏說,根據疼痛分級,膽結石痛和生產分娩痛同列「10級」的疼痛滿級分,痛起來真的非常痛,他也覺得丟丟妹真的太會忍,如果忍到膽囊破裂,真的可能會發生腹膜炎等嚴重狀況。

膽結石3大危險族群

為什麼會有膽結石?很多人說「我沒有大吃大喝,為什麼會膽結石?」柯秉宏指出,膽結石的形成有3種原因,所以3大危險族群要特別注意, 第一個是「基因」,膽結石和基因有關,某些家族成員比較容易形成膽結石,如果家中成員曾有膽結石,家人要特別注意。
 

第2個高危險群,是「患有肝病的人」。過去台灣因B肝、C肝等肝病盛行,膽汁是由肝分泌,肝發炎會影響膽汁分泌,所以有肝病的人也要小心是易形成膽結石的高危險群。第3個危險群是女性,尤其是40歲以上、體重偏重或生育過多的女性,統計上也發現更容易患有膽結石。

膽結石症狀及發現途徑

柯秉宏說,膽囊是濃縮膽汁的器官,如果因為感染發炎,或是飲食不正常導致膽汁太濃稠而形成膽沙、膽結石,都是很常見的情況,膽結石會在膽囊中滾動,只要不擋住膽道出口,許多患者可能一生中都不會察覺自己患有膽結石,現在反而通常是在民眾做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不過一旦膽結石較大,或在膽囊內移動並引起阻塞、卡住,會引發極度的疼痛。

「這種膽結石」不用切膽囊

有些人發現有膽結石,卻不用切膽囊?為什麼?柯秉宏說明,治療膽結石的方法取決於石頭卡在的位置。如果石頭卡在膽囊出口或膽管,就需要透過手術將膽囊切除。另一種情況則是石頭往下掉,卡在和小腸的接口,這種情況會導致胰臟炎,手術不是開刀,而是需要進行膽道鏡,經膽道攝影術將掉下去的結石撈出。

柯秉宏強調,雖然這種膽結石在緊急情況下利用膽道鏡將結石取出、不需要切除膽囊,但評估到病人屬於容易形成膽結石的體質,未來可能再次發生,會建議患者考慮切除膽囊,以避免未來再發生類似問題。

「沒膽」的飲食,要避免高油食物
 

對於已經切除膽囊的患者,柯秉宏提醒,他們可能需要注意飲食,尤其是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油膩食物,以防消化不良或腹瀉。膽囊的切除可能會影響膽汁的濃縮功能,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多數人會逐漸適應沒有膽囊的生活。

「沒膽人」膽結石竟還會復發!

柯秉宏提醒,雖然大部分的患者切除膽囊以後,注意飲食就不會有問題,但是約有一成的人可能會復發。他表示,通常是因為患者的飲食習慣未改善,再加上可能之前膽管受到過去膽結石發炎等原因,導致膽管出現問題,所以會有結石、膽沙積在殘存膽管,有些患者可能半年一年就要「回廠保養」,用膽道鏡清除膽沙和結石,提醒患者要注意!

◎ 諮詢專家/柯秉宏醫師

原文請見:百萬直播主腹痛送醫「沒膽了」!醫:3大族群易膽結石 1種膽結石不用切膽囊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腹痛#膽結石#丟丟妹#膽結石症狀#膽道鏡#柯秉宏#切除膽囊#膽結石高危險群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50

0.0829

0.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