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中毒案仍在調查中,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於6日表示,檢方已前往廚師另外兩個住處進行環境採檢,共採得27件樣本。廚師的手部和糞便中都檢出邦克列酸,但在5日進行的血液和尿液採檢中,結果卻為陰性。對此,醫師潘建志就分析該越南籍廚師既是「傷寒瑪麗」,也是「天選之人」。
精神科醫師潘建志在臉書粉專「BillyPan 潘建志醫師」解釋,醫學並無絕對,毒物的毒性以LD50為基準,即劑量達到有一半數量生物會死亡的數值。邦克列酸的LD50約為1毫克/公斤,有些人很容易中毒,有些人即使劑量很高也沒事,他強調「中毒這件事,不是零和壹」。
更多新聞:寶林越籍廚師手部「養不出細菌」 王必勝: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他說明,邦克列酸的中毒機制是抑制粒腺體運輸能量單位ATP載體,導致細胞無法獲得能量供應而死亡。他說明一般化合物影響生物體有三種機制,邦克列酸屬第三類「直接卡在蛋白質3D結構中讓蛋白質失去作用」,也就是會直接卡在ATP/ADP載體結構裡,使其無法進出粒腺體,進而影響真核生物(包括人類)的細胞。
潘建志稱,粒腺體是真核生物的必要胞器,因此邦克列酸的毒性很廣泛,它會殺死真核生物包括人類的細胞。不過,並非所有真核類生物都會被殺死,如:釀酒酵母(ScAac2)就是一種對邦克列酸免疫的生物,其粒腺體上有幾個點位有變異,使得邦克列酸無法卡進其ATP載體,因此其粒腺體仍能正常運作。
更多新聞:寶林茶室中毒3重症「意識恢復」!加護病房仍1人深度昏迷
他也舉出過去案例稱「這也是為何過去唐菖蒲-伯克氏菌常在玉米發酵食品中被發現,也造成莫三比克啤酒節大中毒事件。因為唐菖蒲-伯克氏菌(細菌)和玉米發酵的酵母菌(真菌)能夠共存。這是很狡滑的進化策略,猶如寄生在演藝圈中的色情狂」。
潘建志認為,寶林茶室的廚師和其他吃了河粉裸條卻沒有嚴重病情的顧客,可能由於粒腺體中的基因多樣性,對邦克列酸有較高的毒素耐受力,直言「寶林茶室的廚師既是傷寒瑪麗,也是天選之人」。
據了解,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昨(7)日公布寶林茶室信義A13店的水果刀、菜刀、砧板、廚師手部檢體,都沒有培養出引起邦克列酸的唐菖蒲伯克氏菌。同時他也指出,寶林茶室信義A13店,檢驗出邦克列酸等證據都是確定的,相關責任歸屬仍可以釐清,不過檢調仍需要進行查證,現在就是盡量查出原因。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