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花蓮大地震,芮氏規模達7.2,就連氣象署都說這是25年來最強的一次,因為1999年的921大地震,不少人都還印象深刻,但當年的房屋抗震程度沒有現在好,再加上震央又是在陸地上,破壞力強依舊還是較強,只是在西部的地震通常都是累積較長時間,發生頻率少,比起東部的造山運動前緣,破碎帶多,能量累積快,規模大的地震就較常發生。
已經很久沒出現過,芮氏規模達到7.2的地震,不僅造成房屋倒塌,橋鐵軌都出現狀況,震度這麼的強,不少人再度回想起1999年的921大地震。
地震專家郭鎧紋:「單單從餘震來看,大家覺得說現在這一次的那個餘震,比921還要多。其實不是這樣,因為那個921的時候,它那個單單規模6.8的餘震就有3起,到年底大概一百天,它總共釋放了一百顆原子彈的能量,當時主震後每一分鐘都有餘震,每一分鐘、甚至一分鐘內有兩個餘震。」
TVBS記者謝宜倫:「就連氣象署地震中心都說了,4月3日這一起大地震,其實是25年以來最強的一次,因為要到規模7以上的地震,都需要長時間的能量累積,大家不免俗的就會跟921來做比較,當時規模達到了7.3,原子彈釋放的能量多達了46顆,而這一次呢其實也不遑多讓。」
台灣地震科學中心博士梁文宗:「區域規模氣象署適用區域規模來做地震規模的速報,物理含意跟地震局規模稍微不太一樣。不過7.3跟7.2也很接近,但是mw(地震矩規模)來看的話大約就是7.6,所以從這個能量局規模來看的話,這兩個地震所釋放的能量,其實是非常接近的。」
因為台灣處於板塊交界處,尤其宜花外海就是隱沒點,幾乎天天都會發生大大小小的地震,而且每一年板塊的拉扯擠壓,就在你看不到的地底下,地表定位後,會發現一年有多達8公分位移,從東部到西部的較穩定的歐亞板塊,逐步遞減。
只是這一點一點,在地底下的能量,西部累積的慢,規模大的地震發生頻率少,而東部在造山運動的前緣,就相對能量累積快。破碎帶多也讓花東地區發生機率多了些。
台灣地震科學中心研究員李建成:「所以地表每年大概3到5分位移的量,一百年就有3到5公尺,3到5公尺其實就是規模七的這個規模,這個位移量很大。那如果我們移到南投台中,這個車籠埔斷層帶,這個區域來看的話,現在看起來它每年累積的量就大概1公分,差不多是這樣1到2公分,那它的量是非常小。所以你這樣累積起來的話,一百年大概有1公尺。那集集地震大概有位移了3到4公尺,所以你要三百年到四百,就可能會來一次,它能量累積就會到了。」
地底下的能量累積釋放後,並不會只有震一次。截至3日中午前餘震已經發生了58次,但地震科學研究中心就強調,接下來一個月內,還是可能會有403這次後的餘震。
不過更要注意的是,每個斷層幾乎是輪流釋放能量,根據研究未來可能發生強震機率,以東部的米崙斷層,和西部的初鄉斷層都很高,因為他們位移能量正在累積中。
博士梁文宗:「所以從這個應力的轉移的角度來看,就是這邊鬆掉可能旁邊會拉緊,所以這個是會誘發,可能我們認為它有可能這條斷層,可能將來會被誘發。」
不管哪次比較強,台灣就在地震發生的好發區域,地牛翻身不會停,民眾還是得要隨時要有警覺。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