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清明節日期4/4登場,清明節習俗要做什麼?除了掃墓、吃潤餅,還有哪些清明節活動?《TVBS新聞網》整理清明節日期每年變動的原因,和寒食節的差異,帶您一次看懂。
2024清明節日期哪一天?
今年清明節日期是4月4日,而清明節連假共可放假4天(4月4日~4月7日),是今年難得的連假之一。
更多新聞:清明搭火車注意!台鐵7班次「暫停票訂便當」 沒專人送了
清明節日期變動的原因?
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所以清明節的日期是隨著節氣而定,而非農曆上的特定日子。農業部解釋,一年24個節氣,是依照太陽的位置決定的,實際上是個時刻,而非日期。因此包含清明節在內,每個節氣對應到公曆時,都會在3天內變動。
一個回歸年實際長度為365.2422天,曆法上的一年長度則為365天,因此每年會多出0.2422天,節氣的時刻也會每年「順延」0.2422天,累積4年後接近一天的時間,為修正它,公曆曆法中有「閏年」制度,每四年會多出2月29日一天。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史志成解釋說,節氣時刻的順延,有時會使得節氣的時刻越過午夜至隔日;多了一天的閏年也會使得節氣時間發生改變。中國民間有「四五清明」之說,但不是說清明就固定在4月5日這一天。事實上,清明在公曆中的日期會在4月4日、4月5日和4月6日這三個日子中變動。
寒食節和清明節一樣嗎?
寒食節(又稱「禁火節」)通常是冬至後第105日,與清明節日期相近,只在清明節前1至2天而已;在寒食後「重生新火」,是一種辭舊迎新的過渡儀式,象徵季節交替,也是新季節、新循環的開始。
事實上,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遊。在唐代之前,寒食、清明是兩個意義不同的節日,前者懷舊悼亡,後者求新護生;一陰一陽,一息一生,二者有著密切的配合關係。
其實清明節主要的習俗活動,像是祭祖、掃墓、吃寒食等,都來自於「寒食節」,因為寒食節在清明節前一兩天,兩者距離相近,隨著時代的演變,兩個節日的習俗漸漸地融合,而讓清明節成為節日和節氣合併的大日子。
清明節習俗活動有哪些?
清明節習俗1:掃墓
民俗專家楊登嵙說明,清明節主要的習俗活動,像是祭祖、掃墓、吃寒食等,主要都源於「寒食節」,因為寒食節在清明節前一兩天,兩者距離相近,隨著時代的演變,已將兩者合併。楊登嵙指出,民間清明節掃墓共分培墓及掛紙兩大儀式。培墓就是掃墓,又稱墓祭、祭掃或上墳,就是修墓與祭拜。至於掛紙又叫壓紙,代表替祖先修房子之意。所以祭祖收供品離開前,建議民眾記得將雞蛋、鴨蛋在墓碑上打碎,將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或蟬蛻,新陳代謝。楊登嵙表示,已故的祖先和我們有血緣關係,即使已故,但其居住的優劣磁場,與我們運勢磁場有關,因此前往祭拜掃墓,可近距離與祖先交流溝通,掃墓無形中可幫助我們帶來正能量。
更多新聞:清明節由來其實是寒食節?為何吃潤餅、掃墓?故事意義解析
清明節習俗2:吃潤餅、草仔粿、紅龜粿
寒食節日期與清明節時間點相近,隨著時代演變,兩節日逐漸合併,清明節之所以要吃潤餅、草仔粿、紅龜粿,主因在於早年寒食節禁用火,不開伙,因而會提前先準備好當日的食物,像是草仔粿、紅龜粿蒸熟後放幾天還能食用。此外,據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網站指出,客家人也將艾草入糯米糰製成艾粄(墓粄),掃墓時可使用,相傳清明這天吃了艾粄,夏天不會生膿瘡。清明節習俗3:插柳或掛柳枝
清明節是三大鬼節之一,且柳樹生命力頑強又容易生長,民間相傳柳枝有闢邪功能,因此早年清明節,民眾會戴柳條或將柳樹枝掛在門前。清明節習俗4:盪鞦韆
相傳春天乍暖還寒,古代少女會在庭院盪鞦韆,成為清明活動之一。楊登嵙指出,盪鞦韆時可口中唸「霉運去、好運來」口號,來替自己轉好運。清明節習俗5:踏青出遊
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正值春天,萬物生長,適合去踏青,去戶外郊遊,欣賞自然美景。
清明節習俗6:放風箏
有些地區會選擇在清明節當日放風箏,將想消除的災禍或病痛寫在風箏上,隨風飄揚,最後剪斷風箏線,代表災禍隨風消逝。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