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金管會拋出要在2024年改革實支實付險,多家保險公司紛紛停售副本可理賠的實支實付險,也掀起一股搶購潮,而金管會想採損害填補原則,也就是醫療費支出多少,才理賠多少,避免「過度填補」也就是防靠病賺錢,病友團體認為,講人家靠生病賺錢是很沒有人性的,在健保制度中,因為健保沒錢,很多必要的醫療和標靶藥物等等沒涵蓋到,病友或癌友才需要靠商業保險支付,希望改革的方向應該是商業保險要補位的是健保沒支付的部分,而不是保險公司想賺錢時大力賣,賠錢時或沒賺那麼多的時候,就來限縮病友的保護。
保險經紀公司事業部經理張祐豪:「我們這些天就是其實,大概都基本上大概都是兩、三點才睡,那客戶就是會一直到你,例如說到我們公司或是甚至有些客戶,直接來我們家裡,或是透過遠端來跟我們看一下,檢視他的保單,然後看哪一些保障還不足。」
真的是忙翻天,即使好幾家保單在2023年12月底停售了,但也是很多民眾詢問其他家產品,而保險經紀人也提醒買實支實付醫療險,還要注意是採自然費率還是平準費率。
重點是看總保費總共多少錢,衡量自己的經濟狀況,而台灣從2007年起,開放實支實付險可以接受醫療單據影印的副本理賠後,在業者大力銷售下,民眾投保多張實支險,到了2019年金管會宣布一個人最多只能買3張實支實付醫療險,副本可理賠的意思是舉例來說保戶醫療費是1萬元,買了A和B兩家公司各一張實支實付險,以現在來說可理賠2萬元,但2024年金管會打算將實支實付險改成「損害填補原則」,也就是醫療費支出多少才理賠多少,等於就是只能正本理賠,認為可避免產生靠生病賺錢的道德風險。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我覺得會說病人生病來賺錢這件事情,其實是非常我覺得非常沒有人性,可能保險公司看到的是什麼,住院啊醫藥費啊等等,但其實對於病人來說,他還有很多的支應是,在健保的系統內看不到,例如說他可能假設他需要請看護,然後他可能有很多營養品需要補充,然後他可能失去工作,那他的這些收入的減損,其實很多的癌友他們在治療過程中,是靠保險來去做這些日常生活的維持。」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認為,金管會提的損害填補概念沒有錯,但要去思考到對病友癌友來說怎樣才是比較合理的,重點是商業保險要補位的是健保沒支付的部分,像是自費的抗癌藥物等等,才符合損害賠償或風險分攤精神。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曾跟官方開會)當時是有一群乳癌病友,他們的標靶是需要自費的,但是它是屬於必要的醫療,但對於保險公司他們就會認定說,只要不是健保涵蓋到的部分,通通都叫非必要的醫療,所以他們認為她們是在做非必要醫療,所以不是在他們,保險應該負擔的範圍之內,但這其實就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觀念,因為現在很多必要醫療,是因為我們的健保付不起,所以它沒有被涵蓋到健保的這個範圍內。」
實支實付醫療險的改革,必須和健保給付以及實際治療需求一起來看,病友團體認為不是保險公司想賺錢時大力賣,覺得賺得不夠多或賠錢了,就來限縮病友的保護,而銘傳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教授盧榮和認為,實支實付醫療險本來的精神,就是醫療費用多少就理賠多少,但後來金管會和壽險公司開了副本可理賠的門。
金管會和壽險公司,應該還要納入消費者和病友團體代表的意見,別讓民眾權益在改來改去中被精算掉。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