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蚊子地下道睡遊民 年花300萬養護

記者 鍾沛君 / 攝影 陳宥翔 台北 報導
發佈時間:2012/06/25 12:47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台北市55座人行地下道,每年編300萬預算養護,但使用率很低,原因是其中43座一旁就有斑馬線,大部分路人懶得上下樓梯,加上遊民席地而睡,更讓人望之卻步;只是要廢除「蚊子地下道」,除了座談會、試封閉層層關卡,還得「完全沒人反對」,市府解釋,地下道是給路人多一種選擇,不會主動封閉。

大白天,遊民鋪了紙箱倒頭就睡,公有燈箱架子上,黑色背包、紙板、雨傘通通有,欄杆扶手當曬衣架,台北市地下道問題還不少,林森北路這處,2年前先是街友搶食物鬧出人命,接著又有老人在�頭凍死,市府在入口釘上木板打算封閉,卻沒解決問題。

北市正守里里長林洳萱:「木板擋起來,可是這樓梯間,是很隱密的地方,所以他可以在樓梯間斜角的地方掛衣服,遊民想說奇怪你怎麼把我封了,還有家當在裡面,所以破壞進去拿東西。」

里長氣呼呼,因為要走到試封閉這一步,已經做了很多努力,先是里民提案,接著市府做流量調查,座談會後,還得封上3個月,完全沒人反對才能廢除,台北市55座地下道,一個路口同時有斑馬線的有43處,17個地點使用率不到1成,一年平均要編300萬預算維護,大多時候卻乏人問津。

民眾:「地下室感覺有時候,要確定出口處(不容易),或是下雨天怕漏水、怕會髒。」民眾:「腳在痛,我會想走平面的斑馬線,比較快。」

放眼北市地下人行道,使用率高一些的,大概只有這裡。挽面師傅:「會變漂亮,知道嗎?」

觀光客一個接一個,來算命的、來挽面的,行天宮的人行道,因為這些「附加」設施比較有人氣,市府解釋,地下道是給路人多一種選擇,不會主動封閉,當低使用率和遊民成了惡行循環,檢討地下道存廢浮出檯面。

#地下道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11

0.0417

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