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本月22日在「跨部會首長會議」中宣布,8月24日「核處理水」開始排放入海,東京電力公司依據國際指引評估,認為此舉對於人體及環境的影響輕微,而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也評估此舉妥適。雖如此仍有民眾相當擔憂海水中的放射物質影響到食品品質,近期大陸、韓國等國就出現「囤鹽現象」,連台灣也淪陷。不過醫師對此表示,食鹽雖然從海水提煉,不過不像海鮮容易受汙染。
有民眾發現近期前往超市時,發現不少人一口氣拿了好幾包鹽巴。當店員前去補貨後,短短10分鐘架上「竟剩五包」且更有長輩狂拿20至30包的情形。此波搶鹽潮更導致臺鹽(1737)股價飆漲,昨(28日)漲幅更一度超過9%,創下19年新高。對此,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就表示,食鹽雖然從海水提煉,不過不像海鮮容易受汙染,呼籲消費者不必過度緊張。
另顏宗海也解釋,日本ALPS處理水(俗稱氚廢水)中所含的「氚」含量很低、而其放射粒子為「β射線」能量也較低(除非大量吸入),較不會產生健康危害。他也說明,日本核處理水的氚含量甚至遠低於日本國內飲用水標準的60,000貝克,以及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每公升10,000 貝克。至於日本在未來30到40年是否可以維持現在承諾的氚含量標準,更是長遠可以關注的事。而行政院原子能源委員會表示,政府已進行跨部會合作掌握「日本排放核處理水」相關資訊,相關結果將彙整在海洋資訊平台供民眾查詢。
◤2024史上最熱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