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煎餃花樣多,頗受好評,不過其實台灣也有屬於我們的台式煎餃,只是多半像水餃一樣,多了油煎步驟,包的餡料偏向家庭口味,不會特別重視餡料和包法,而還有一種長條狀的鍋貼,皮就比煎餃厚,肉餡多半用溫體豬,瘦肉比例高,不像日式煎餃多用五花肉,不過不管煎餃和鍋貼,其實都是從大陸北方傳來的小吃,隨著各地不同飲食文化,發展不同特色。
老闆娘快手包餃子,下鍋油煎4分鐘,直到表皮煎到金黃酥脆,民眾聞香而來,買了邊走邊吃很方便,這是台灣小吃攤常見的煎餃還有一種油煎的餃類,也很類似。
同樣用煎的,這形狀卻是長條形的,師傅手工桿的麵皮,包入高麗菜豬肉等餡料,你注意到了嗎,他手勢左右一壓,兩邊留個開口,再輕壓,這是大陸北方鍋貼道地做法。民眾:「(鍋貼)它比較有嚼勁,因為我可能比較喜歡,有厚實感的感覺。」
鍋貼和煎餃一樣,都屬於北方小吃,不過傳到日本卻能成為餐館上的餐點之一,因為花樣多,作法餡料都不同。民眾:「本身還是比較喜歡(日式)煎餃,(皮)比較薄一點。」
台式鍋貼,皮約0.1公分,長條狀,兩邊還有開口,而台式煎餃就跟一般水餃一樣;相對日式煎餃,就比較費工,不只得把麵皮桿到0.01公分,還有冰花造型,光從餅皮製作,台式鍋貼比較香脆有嚼勁、日式煎餃皮薄柔軟,而內餡鍋貼用溫體豬,瘦肉多。
北部喜歡用白韭黃,南部愛高麗菜,台式煎餃偏家庭味,日式煎餃用五花肉,油脂多,但皮薄、餡料相對飽滿還有肉汁,從大陸流傳出來的鍋貼和煎餃,經過不同國家飲食文化洗滌,也發展出各自特色。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