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疫情今天(9日)中重症新增575例、死亡人數有211例,雙創新高,其中增加一例17歲青少年死亡個案,而80歲以上死亡長者,還是將近有六成;另外在中重症,有一例是先前北醫的5歲重症男童,解隔後再度出現症狀,是國內第二例MIS-C個案,所幸治療後已經出院,而在致死率的部分,有專家認為可能會產生謬誤,但陳時中認為,不管哪種算法都有侷限性。
這名17歲青少年,曾經接種2劑疫苗,有慢性神經系統疾病,5/30咳嗽痰多呼吸困難,還有嗜睡意識不清,送到急診後血氧血壓偏低,收治加護病房後,合併呼吸窘迫,以及敗血性休克,因為多重器官損傷,在6/1過世,成為第2例青少年死亡個案。
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目前青少年的重症累積數有4位,其中1位是心肌炎,3位是肺炎。」
211例死亡個案中,197例都有慢性病,其中80歲以上佔了將近6成有126位,不少人認為台灣會進入死亡高峰,而每日新增個案卻持續緩降,有公衛專家認為,致死率可能會產生謬誤。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現在的死亡(個案),是發生在前一段時間的確診的人,所以相對看起來致死率變高,所以(數字)會有這樣高高低低,也有人說要用發病日,或確診日來看死亡,發病日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死亡,可是這樣大家又會講說,是校正回歸。」
簡單來說,就是不管哪種算法都有侷限性,事實上致死率指的是,確診者的死亡比率,以9日為例單日致死率是千分之2.8,突破千分之一的陳時中防線,另外還有死亡率,指的是單一地區人口裡,有多少染疫死亡人口,通常只是粗估。
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天新增中重症575位。」
575例中重症也是新高,包含一位先前公布,北醫附醫的5歲男童,是國內第2例MIS-C個案,4/30確診,解隔後,5/26再度出現症狀,持續發燒,還有噁心嘔吐、腹瀉、結膜發紅等症狀,6/2到醫學中心就診,檢查之後發現有心臟冠狀動脈擴大,經過治療後,6/7順利出院,指揮中心也提醒,接種疫苗能降低9成MIS-C發生率,再次呼籲盡快接種。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