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疫情數據的科學分析
李福軒,美國猶他州立大學電機博士,科學論政人。
 
藍蝴蝶,公共行政碩士,時事評論人。
我國疫情從3月底4月初開始有爆發的現象。但各方對預測則是各有其所+各自解讀,有些名嘴甚至於效法夜市拍賣,說出了「用喊的」數字。我們的政府單位則一反過去以護國神山的態度,不再喊出世界第一的數字。反而要人民就地「自我防護」!
我們還是本著科學態度,讓數據自己說話。
 
首先,圖一是Our World in Data網站所作我國每百萬人確診數的曲線,圖二則是每百萬人確診數之7天滾動平均的曲線。我們可以從這2條曲線觀察到:
1.我們正處於第二次爆發期。
2.第一次爆發大約是從2021年4月21日開始。
3.第二次爆發點則大約是從2022年3月26日開始。
4.從2021年12月25日即呈現疫情上升第跡象。
其次,回到我國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數據。
 
表一是從2022年4月1日到今天(4月22日)的「本土逐日確診數字彙整表」以及用以作為分析之「每7日滾動總和」及「每7日滾動總和數增加率」等2個分析變數。
長久以來,我國人民的生活習慣是以「週」為單位的循環模式。因此,這2個以週為單位的分析變數才是可作為長時期分析的穩定變數。透過這個彙整表可觀察到:
1.從表一的逐日確診數及週滾動總和,可以明顯看出疫情狀況正急速上升中!
2.至於每週滾動增加率則呈現在百分之十幾到二十之間上下起伏的現象。
 
其三,圖三所顯示之從4月1日到22日本土逐日確診數曲線,呈現出指數上升的趨勢。而且,圖四所顯示的每7日滾動確診總和數也同樣呈現出指數上升的趨勢。
也就是說,圖三及圖四所顯示的成長趨勢都明顯的呈現指數型疫情已然成形!
其四,由上述表一與圖五「每7日滾動增加率」可觀察出:
1.每7日滾動增加率的變動不大,因此可使用平均數來執行預估,再依後續數據作滾動型分析。
2.表一數據中,每7日滾動增加率的平均數為16.61%。以16.61%為每7日滾動確診總和數的增加率來推算從4月23日到5月31日的每7日滾動總和,後再算出每日確診預估數,數據如表二「預估本土確診數」。
其五,圖六彙整已發生(4月1日到4月22日)與推估未來(4月22日到5月31日)的本土逐日確診數曲線。顯示出:如果不能找出有效控制疫情的方法並確實實施,我國將有可能面臨幾個鄰近地區的疫情爆發慘況!
回顧2月下旬,防疫指揮官陳時中宣布多項「鬆綁」規範,取消「警戒分級」,說要將台灣將帶入「經濟防疫新模式」。但3月3日記者會,記者提問「3月7日將鬆綁邊境管制,外界關注台灣何時能大解封?」,他以香港作為比喻回應:
1.香港從單日新增超過1,000人確診開始,一週後翻倍成長。
2.香港的疫情一向控制很好,現在卻「指數型」大爆發。
3.他希望晚一點點(大解封),疫情能維持平緩,而非指數型成長。
4.全台灣的人民不希望疫情大爆發,這樣對社會的衝擊、壓力會太大。
據悉,4月23日新增4,126例本土個案,再對照回表二,我們可以得出2個結論:
1.到5月下旬,每日新增確診數將可能達幾十萬,甚至於破百萬。
2.如果台灣每日新增確診數以目前增加趨勢累計的話,估計母親節過後,台灣總確診數將可能在5月25日超過350萬,恰恰約等於防疫指揮官陳時中所說的「再342萬人確診就可與疫情共存」。這樣是否就達成「傳說中」與病毒共存的平衡點呢?
我們希望政府速速提出有效的防疫改革政策,否則台灣人就必須做好「與香港接軌的心理建設」及「就地自行應變的實質自我建設」。
原文轉載自:匯流新聞網李福軒專欄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獨家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李福軒,美國猶他州立大學電機博士,科學論政人。
藍蝴蝶,公共行政碩士,時事評論人。
我國疫情從3月底4月初開始有爆發的現象。但各方對預測則是各有其所+各自解讀,有些名嘴甚至於效法夜市拍賣,說出了「用喊的」數字。我們的政府單位則一反過去以護國神山的態度,不再喊出世界第一的數字。反而要人民就地「自我防護」!
我們還是本著科學態度,讓數據自己說話。
首先,圖一是Our World in Data網站所作我國每百萬人確診數的曲線,圖二則是每百萬人確診數之7天滾動平均的曲線。我們可以從這2條曲線觀察到:
1.我們正處於第二次爆發期。
2.第一次爆發大約是從2021年4月21日開始。
3.第二次爆發點則大約是從2022年3月26日開始。
4.從2021年12月25日即呈現疫情上升第跡象。
其次,回到我國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數據。
表一是從2022年4月1日到今天(4月22日)的「本土逐日確診數字彙整表」以及用以作為分析之「每7日滾動總和」及「每7日滾動總和數增加率」等2個分析變數。
長久以來,我國人民的生活習慣是以「週」為單位的循環模式。因此,這2個以週為單位的分析變數才是可作為長時期分析的穩定變數。透過這個彙整表可觀察到:
1.從表一的逐日確診數及週滾動總和,可以明顯看出疫情狀況正急速上升中!
2.至於每週滾動增加率則呈現在百分之十幾到二十之間上下起伏的現象。
其三,圖三所顯示之從4月1日到22日本土逐日確診數曲線,呈現出指數上升的趨勢。而且,圖四所顯示的每7日滾動確診總和數也同樣呈現出指數上升的趨勢。
也就是說,圖三及圖四所顯示的成長趨勢都明顯的呈現指數型疫情已然成形!
其四,由上述表一與圖五「每7日滾動增加率」可觀察出:
1.每7日滾動增加率的變動不大,因此可使用平均數來執行預估,再依後續數據作滾動型分析。
2.表一數據中,每7日滾動增加率的平均數為16.61%。以16.61%為每7日滾動確診總和數的增加率來推算從4月23日到5月31日的每7日滾動總和,後再算出每日確診預估數,數據如表二「預估本土確診數」。
其五,圖六彙整已發生(4月1日到4月22日)與推估未來(4月22日到5月31日)的本土逐日確診數曲線。顯示出:如果不能找出有效控制疫情的方法並確實實施,我國將有可能面臨幾個鄰近地區的疫情爆發慘況!
回顧2月下旬,防疫指揮官陳時中宣布多項「鬆綁」規範,取消「警戒分級」,說要將台灣將帶入「經濟防疫新模式」。但3月3日記者會,記者提問「3月7日將鬆綁邊境管制,外界關注台灣何時能大解封?」,他以香港作為比喻回應:
1.香港從單日新增超過1,000人確診開始,一週後翻倍成長。
2.香港的疫情一向控制很好,現在卻「指數型」大爆發。
3.他希望晚一點點(大解封),疫情能維持平緩,而非指數型成長。
4.全台灣的人民不希望疫情大爆發,這樣對社會的衝擊、壓力會太大。
據悉,4月23日新增4,126例本土個案,再對照回表二,我們可以得出2個結論:
1.到5月下旬,每日新增確診數將可能達幾十萬,甚至於破百萬。
2.如果台灣每日新增確診數以目前增加趨勢累計的話,估計母親節過後,台灣總確診數將可能在5月25日超過350萬,恰恰約等於防疫指揮官陳時中所說的「再342萬人確診就可與疫情共存」。這樣是否就達成「傳說中」與病毒共存的平衡點呢?
我們希望政府速速提出有效的防疫改革政策,否則台灣人就必須做好「與香港接軌的心理建設」及「就地自行應變的實質自我建設」。
原文轉載自:匯流新聞網李福軒專欄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獨家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