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有片/孩童出現這些症狀「異位性皮膚炎」找上門 醫警告:不可搔抓

記者 蔣志偉 / 攝影 徐國衡 陳宥翔 報導
發佈時間:2021/12/27 23:03
最後更新時間:2021/12/28 06:13

有部分民眾,因為帶有「異位性體質」或俗稱過敏體質的人,而病童若有長期身體搔癢的病史,同時身上有許多落屑的皮疹,這些皮疹往往在嬰幼兒期出現在臉上或身體的伸側,到了兒童期則會慢慢轉變成好發於脖子、手彎、腳彎等屈側處的皮疹,臺北榮總皮膚診斷科主任陳志強表示,近年來其實有非常多的生物製劑,或小分子藥開發,針對小孩子來說,新一代藥物來治療,好過於傳統類固醇治療的方式。

圖/TVBS

 
醫藥記者蔣志偉:「說到了異位性皮膚炎,其實它的成因就是皮膚結構不完整,而再來就是環境的過敏原,誘發了免疫反應過度激活,像這位今年17歲梁同學,他在五歲確診為異位性皮膚炎,經常這個疾病讓他皮膚搔癢難耐,甚至還曾經抓破皮。」

臺北榮總皮膚診斷科主任/副教授陳志強vs.病友梁同學:「你這看起來都抓的滿厲害,脖子後面這整片都是,頭上也有對不對,就是後面地方,所以你平常有在吃藥、擦藥嗎,你有沒有擦乳液。有啊,乳液就是洗完澡都要擦,不然還是會乾,對這個很重要。」

今年17歲梁同學,回想起12年前,全身皮膚發癢根本無法好好入眠,就醫診斷後是異位性皮膚炎,經常身上常出現紅疹及抓過後留下的痕跡,另外頸項、肘窩、膝窩處的皮膚摸起來很粗糙。

 
就連身體任何一處的皮膚,也因為異位性皮膚炎狀況,搔癢難耐,皮疹急性發作時,身上會出現丘疹及脫屑形成紅斑,長期搔抓後可能導致皮膚的增厚。病友常不自覺抓到皮破血流。

病友梁同學:「最受不了我覺得就是一直癢,然後就是尤其有時候出現在臉上,比如說臉會紅紅的可以遮掉,但是有時候如果真的爆發很嚴重,可能會出血,自己看到路人有時候會這樣看你一下,你也會自己有點難過。」

照片授權:北榮醫師 陳志強

若此時細菌感染到搔抓的傷口,有可能會流湯流水,出現焦糖色的結痂,甚至導致蜂窩性組織炎。

臺北榮總皮膚診斷科主任/副教授陳志強:「基本上我想很多家長擔心的就是類固醇,所以臺灣有很大的情況,其實有做過研究,臺灣是全世界類固醇害怕的前三名,所以大家都很害怕,從小擦類固醇,擦到大會有什麼問題,所以近年來其實有非常多新的生物製劑,或小分子藥開發,針對小孩子來說我們用這樣子新的一代藥物來治療,讓家長相對於放心,治療效果又非常的好,好過於傳統類固醇治療的方式。」

醫藥記者蔣志偉:「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皮膚疾病,主要是和基因遺傳和環境因子都有關係,而台灣盛行率大約5%至7%,而異位性皮膚炎的病友中,50%至80%合併有異位性體質,除了皮膚的症狀之外,還可能伴隨出現E型免疫球蛋白升高,過敏性鼻炎或氣喘。」

臺北榮總皮膚部主治醫師李政源:「如果長期異位性皮膚炎沒有控制好,可能會影響到慢性搔抓,甚至於會睡的非常不好,失眠啦,小朋友可能會有些焦慮、憂鬱。」

臺北榮總皮膚部總醫師張綜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除了遵照醫師指示用藥,定期回診之外,有一些平常要注意,護理皮膚事項,那最重要幾件事情,第一個冬天到了,大家都喜歡洗熱水澡,但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不建議洗太熱的熱水,洗澡時間也不宜過長,因為太多的熱水會帶走身體過多的油脂。」
 

圖/TVBS

美國研究顯示,5%五歲以下的孩童,以及4%的年輕人及成年人會有「食物過敏」的情形,而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有「食物過敏」的比例,比一般人高。

臺北榮總皮膚診斷科主任/副教授陳志強:「異位性皮膚炎雖然不是遺傳性疾病,你也不知道誰會發生,就算你沒有家族史你有可能發生,在很輕微時候我們就警覺到要擦保濕,然後盡早就醫,去看皮膚科醫師,去診斷您的疾病。」

常見容易引起敏感的食物包括牛奶、花生、蛋、大豆、小麥、貝類等,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在飲食上,應充分與醫師溝通,保持規律的作息、充足睡眠和愉悅的心情,緩解疾病不舒服症狀,避免病情惡化。

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

👉能不能年中換Audi就靠這個

👉討論度爆表!精油精露保養你還不知道嗎

👉洗三天排水孔就超有感


#異位性皮膚炎#飲食#過敏#藥物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37

0.0913

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