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國外早在用」 醫師辯:沒違法

台北 報導
發佈時間:2008/04/15 19:14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引發爭議的角膜塑形鏡片,衛生局直到上個月底才核淮上市,也就是之前使用都可能違反藥事法;我們直接前往陳小妹妹購買角膜塑形片的知名眼科診所,為何違規使用?醫師強調國外早就行之有年,沒有正面回答。

綠色大招牌掛在街角,位在2樓的這家眼科診所,先斬後奏,推薦患者使用當時還沒核可的塑形鏡片矯正近視,執業醫師跳出來聲明。

眼科診所院長蕭忠浩:「醫療的東西就是經過一段的發展,這個在國外,早就是可以直接治療近視的。」

有沒有合格,醫師答非所問,只強調這種方式在國外行之有年;加上附近鄰近日僑跟美僑學校,診所還特地在招牌上,秀出英文和日文名稱,也確實讓這家診所推行的這種矯正技術,在學生家長之間相當的風行。

眼科診所院長蕭忠浩:「後來知道這鏡片,是對近視控制有效的,才逐漸升級成為『近視使用』,名稱上加一個近視使用,比較仔細。」

醫師強調是名稱不同,因為這種角膜塑形鏡片,能將角膜長時間壓平,改變角膜形狀,避免近視度數增加;而且市面上的角膜塑形片很常見,價格從2萬5千元到6萬元不等,台灣有將近20家廠商販售,小學生平均一個班級有一人使用,普遍率大為看好。

現在就算引發爭議,櫃台前還是絡繹不絕,但部分眼科醫師認為,傳統的散瞳劑就可以達到效果,角膜片屬於侵入性治療,民眾在選擇之前,一定要了解潛在風險。

#角膜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26

0.0394

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