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苗覆蓋率提升,疫情似乎有趨緩的跡象,不過近期又爆出新變異株Omicron,民眾仍須提高警覺,另外,經多國研究證實,肥胖者若染疫,死亡風險將跟著提高,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致死關鍵在於「脂肪」,將助病毒壯大,引發「免疫細胞大風暴」,進而破壞其它器官。
黃軒在臉書表示,日前英國對近1萬7000名住院的確診者進行研究,發現肥胖者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30,其死亡風險比非肥胖者高33%。另一項研究也證實,肥胖者染疫死亡的風險增加1倍。另外,據美國、義大利和中國大陸早期研究顯示,肥胖是一個重要的危險因素。
更多新聞:危險100天?Omicorn來襲 醫籲:這樣做最安全
黃軒指出,據史丹佛大學醫學院醫生Tracey McLaughlin和 Catherine Blish的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可直接傷害人體的脂肪細胞,並且引發連串的發炎反應,其包含6種原因,首先,早在2020年,科學家已發現細胞中存在一種稱為ACE2的酶,這是病毒進入人體的主要途徑。它在脂肪組織中該分子的含量較高,這也可能導致肥胖者染疫風險提高。
脂肪細胞前體細胞,也稱為前脂肪細胞 ( pre - adipocytes),會在脂肪組織內分化成豐滿「成熟的脂肪細胞」,也部分化成組織內的巨噬細胞(adipose tissue macrophages),這些在脂肪堆積如山的巨噬細胞抵抗力弱,一旦被病毒侵入,便難逃被感染的風險。
最恐怖的是,這些病毒會在脂肪組織內繼續成長,直到沒有「新鮮肥美的脂肪細胞」,才會大量釋放出來,另外尋找別的組織進行侵害,此釋放過程也引發「免疫細胞大風暴」,更多的內部器官將會受到破壞。
更多新聞:南非Omicron住院「幼童為主」 醫列出最新症狀
黃軒也說道,該研究人員有持續追蹤那些患者,發現他們康復後仍會出現慢性新冠症候群。其原因可能是脂肪細胞太多,易讓病毒持續躲在脂肪組織內的角落,再由免疫系統慢慢對病毒反覆殺滅,進而造成他們在慢性新冠症候群期間,產生疲倦、無力的現象。不過,他最後強調,這些研究非同儕審查通過的專業文章,一切尚需更多的科學證實來佐證。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