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邁入高齡化已經是眾所皆知的問題了,但針對老人的福利該如何實行,才能真正達到照顧的目的?現在選舉年將近,台北市議會日前表決通過恢復全面發放重陽敬老禮金,就有不少聲音質疑,一昧的現金發放真的有用嗎,還是應該更全盤的規劃,如何好好發揮預算作用,才是首要。
在一片掌聲中,被冰了兩年多的,台北市重陽敬老金自治條例通過了,過程峰迴路轉,但最終在藍綠48人贊成下壓倒性過關,只是。
記者陳文越:「台北市議會的這一項表決,預計將增加7億元的社福支出,但這到底是老人的小確幸還是未來的大不幸,尤其這7億元未來還會不斷的再擴大,我們看到除了金門縣,其他21個縣市每年約支出,55億元的重陽敬老禮金,小至500元大至2萬元,加上其他各種約20種名目的敬老禮金,每年支出約90億元。」
前北市社會局長許立民:「以台北來講,每一年這老人的預算還是持續的成長,所以就看得出來說,這不斷膨脹的成長的老年人人口,他需要更多的照顧,那這更多的照顧其實都不是我們所謂,一年發一次重陽敬老金可以解決的,完全無助於這樣的狀況,比較永久性的社福的這種照顧,才有辦法說,讓我們的長輩有比較好的環境。」
除了一次性的現金發放,各縣市也有裝置假牙、健康檢查,搭乘交通運輸工具,甚至是免費補助老人健保費等支出,而其實早在2019年,監察院就曾全面檢視縣市政府,所發放的敬老禮金,發現各縣市普遍財政狀況欠佳,但敬老禮金的發放總額與人次,卻持續上升,加上每4年一次的選舉,過程中競相加碼,將使財政狀況更為惡化。
前北市社會局長許立民:「其實台灣社會已經在轉變了,那台灣的選民其實也認知到說,一年一次的1500塊,完全沒有解決到高齡化少子化,這些生養的問題。」
東吳社會系教授劉維公:「面對這種所謂的高齡化,或是長者人口越來越多情況下面,那決策者尤其是在公部門在思考上面,那必須要在整個心態去改變,那他必須了解到這將會是,全世界都一樣就是它將會是一個新常態。」
老人福利支出朝令夕改,更慘淪為選舉籌碼,即便曾有由全國訂定統一標準聲音浮現,但各縣市財政狀況與建設量能不一,根本難以實行。
無黨籍台北市議員林亮君:「決定要發重陽敬老金的話,是不是會排擠其他我們現行正在做的這些長照政策,它是否要取消,或者是我們變成擠壓到,其他年齡層的社會福利,這是非常有可能的,因為這是一個大水庫。」
隨著社會的推進,台灣一步步走入高齡化社會,在福利與財政的拿捏上,如何找出平衡,已是中央與地方,不得不面對的棘手問題。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