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出現最新COVID-19變種病毒Omicron受關注,國內專家說,變異株看似傳播力強,但感染後不見得會增加重症風險,但一切仍待觀察,呼籲未接種疫苗民眾應盡快打疫苗。
世界衛生組織(WHO)26日宣布,近期發現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新病毒株B.1.1.529為一種令人關注的變異體,將它命名為Omicron。可能需數週時間完成對Omicron研究,以查明在傳染、嚴重性,以及對疫苗、檢測和治療上是否帶來任何改變。
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Omicron是11月才發現的新型變異株,目前資訊還不夠完整,但透過國際間的病例大致可看出幾項特徵。
何美鄉說,Omicron出現短短數週已在南非造成一波流行,其中一個省份確診個案中更有75%都染此變異株,但卻沒有報導指出重症個案大增,顯示此變異株看似傳播力強,但感染後不見得會增加重症風險。
林口長庚醫院病毒室主任施信如表示,Omicron變種病毒確實已經出現擴散,且可看得出來COVID-19病毒更適應人群傳播,但近期非洲流行病學觀察據點增加,早期發現Omicron變種病毒,疫情可控性隨之提高。
施信如說,面對Omicron變種病毒,需多加注意其傳播力、免疫逃脫及毒性,尤其重症及死亡值得繼續觀察。但她也提到,即使後續更完整的資料能證明Omicron變種病毒免疫逃脫強,也不一定會取代現有的主要流行株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成為全球主流病毒。
施信如舉例說明,最早在哥倫比亞發現的Mu變異株,在今年11月終於有正式文獻證實其免疫逃脫超過以前普遍認為免疫逃脫最強的最早在南非發現的Beta變異株,但由於全球即刻執行完善邊境圍堵政策,Mu變異株僅在哥倫比亞造成大規模疫情,沒有成為新的全球主流病毒。
施信如重申,還不至於急於將Omicron變種病毒冠上大魔王稱號;但值得注意的是,何美鄉指出,此變異株感染的對象大多是25歲以下年輕族群,也是國內疫苗完整接種率最低的族群。
何美鄉說,隨COVID-19病毒持續變異,抗體也隨之改變,民眾即便接種疫苗,仍可能感染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株,顯示避免感染的保護效果降低,但感染後大多是輕症,重症率大幅下降,顯示疫苗對於重症保護效果相當顯著。
迎戰Omicron變異株,何美鄉說,目前邊境管理已相當嚴格,呼籲還沒接種疫苗的民眾應盡快打疫苗,因為打過疫苗的人還是可能在無症狀、輕症的狀況下持續傳播病毒,恐讓沒打過疫苗的人身處染疫險境。
何美鄉也提到,新的變異株Omicron一定是先前某個變異株的後裔,國內病毒專家應儘速,有助於制定疫苗及防疫對策;施信如則表示,以過去國內防疫經驗,難免可能會出現零星社區疫情,呼籲民眾參與大型聚會或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應落實防疫規範。(中央社)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