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東港2020年接連發生兩起港區火燒漁船的事故,事發後這些被燒毀的漁船卻無法進行吊掛解體,聯合報記者實地追查,發現除了面目全非的火燒船外,港區還停靠不少等待去化的汰舊漁船。由林雍琁、徐宇威、盧湘婕製作的報導,獲得了第五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短影片優等獎。
報導指出,原來造船時為了加強船隻的抗浪效果,因而大量使用沒有完善去化管道的玻璃纖維,又船隻解體後木頭、廢玻璃纖維與各種廢棄物夾雜難以分類回收,因此過去皆以掩埋做最終處置,但隨著國內公營掩埋場陸續達到飽和,且廢棄物具有流向管制,逐成廢棄物無處倒、漁船無法解體的處境,港區汰舊漁船因而愈來愈多。漁業署坦言漁船去化有問題,但拿不出解方,環保署則表示台灣未有正式許可的廢玻纖回收廠,如此接連發生的火燒船事故,無疑燒出了台灣廢棄物無力去化的環保危機。
評審認為,海鮮消費文化後的反思,使這則新聞主題成為公共議題,新聞記者並非是問題的立法者,但足夠的新聞事實可使公眾一起來思考問題。廢棄漁船的玻璃纖維處理是整個問題的核心,它並非一般廢材可以用焚化方式處理,新聞的特質在於使問題被看見,這則新聞採訪對象遍及漁民,環保人土,中央及地方的官員,採訪對象四平八穩,充分反映了問題難以處理的地方,消息來源也都直接回答問題,使一個隱涵社會成本的問題,逐漸浮出檯面。另外,新聞採訪了漁民與船主使問題之起源有所根本,新聞的公開化往往較有利於被指責的一方,建議在新聞敘事上可帶入漁民所言的相關畫面作為輔助証據。新聞的影像性可以再增加一點,如廢漁船何以難處理,玻璃纖維的燃點及有毒排氣等問題,可以深入討論,以免新聞結束得有點快。
觀看作品請點這:https://www.newsaward.org/Vote/vote_detail/2301
◤2024年末運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