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失智人口快速攀升 長照財務安排迫在眉睫

作者 台灣銀行家
發佈時間:2021/04/09 22:04
最後更新時間:2021/05/19 23:13
失智人口恐對長照政策帶來挑戰。(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失智人口恐對長照政策帶來挑戰。(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作者:孫維德

【台灣銀行家】阿茲海默和失智症患者需仰賴無微不至的照護,而且存活期很長,對家人與社會帶來高度的財務壓力,隨著國民預期生命的不斷延長,快速增加的失智患者對長照政策帶來極大的挑戰,金管會力推的「信託2.0」平台可能是個解方。

 

台灣人口的扶養比率(Dependency Ratio)問題眾所周知,扶養比是指老年與年幼人口數除以工作人口(15至65歲)的人數,根據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2019年的資料,目前台灣的扶養比為40%,仍在控制之中;但這個數字將在未來幾十年內急速飆升,在2060年將達到97%,扶養比成長率僅次於南韓,是全球第二快的國家。

失智症恐影響總體經濟

在衡量大規模退休將造成多大社會衝擊時,扶養比很有用;但某些更重要的經濟問題在那之前,也就是從現在開始的10至20年後就會出現。阿茲海默症雖然有一些早發型病例,但發病機率與年紀高度相關;以美國為例,65至74歲的人只有3%機率患病,75至84歲卻有17%,85至94歲更攀升到32%。這些數字幾乎表示,年過8旬的人患有阿茲海默是正常的。
 

失智症與其他高齡問題不同,患者經常能活上幾年,甚至幾十年,但會需要他人竭力照顧,而且患者可能無法自己做出財務決策。這表示我們因應失智症問題時,不但得使用保險和退休金這類財務規劃,還得思考信託之類的複雜工具。

失智症罹患率上升在經濟上會造成很大影響,甚至會影響到未來的總體經濟。英國經濟學家馬諾˙普拉丹(Manoj Pradhan)和查理斯˙古德哈特(Charles Goodhart)在2020年出版的《人口結構大逆轉》(The Great Demographic Reversal)一書中指出,目前討論高齡問題時,都太低估失智症發病率不斷攀升的現象。他們認為這個現象會將全球資本的整體平衡進一步從儲蓄推向消費,結束幾十年來的反通膨壓力。

阿茲海默症病患難用藥物治療。(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用藥仍難以根治

這和幾項因素有關,首先,兩位作者指出阿茲海默症很難治療;目前的藥物只能讓病程拖緩幾個月,而且有副作用,只能讓患者每天需要照護的時間減少一小時。當然,所有進展都是好事,但這速度實在比心臟病或癌症領域慢太多。

我們腦部周圍有一圈血腦障壁(Blood-Brain Barrier, BBB),可以防止腦部受到外界干擾,但這層障壁也使腦部難以被診斷,使許多腦部疾病無法早期治療。雖然持續運動等健康習慣可以避免或延緩失智症發生,但仍不足以對抗整體趨勢。因為引起失智的病因有幾十種,除了占60至70%的阿茲海默症以外,還有巴金森氏症等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

其次,照護失智者的費用很高。以美國為例,住在養老院,一個人每年要花4萬至5萬美元,遠超過社會救助能承擔的費用範圍;而且即使有付錢,美國養老院的財務問題也越來越緊迫,在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之後問題更嚴重。比起養老院,那些便宜的「居家養老」方案更可行,而且可能會隨著遠距醫療的發展而越來越值得考慮,畢竟最近的「在家工作」趨勢,已使遠距醫療成為西方國家的常態。但儘管如此,這些疾病在末期依然需要全天候照顧。

 
大部分的人都會自己照顧年邁的親人,而不會聘請外人來處理。這種作法很多時候很好,但有些時候卻會讓下一代蒙受巨大損失。老人與小孩的二選一,就是促使二十世紀女性主義崛起的一項重要動力,但目前還很少人會用退休財務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傳統上都會把照顧小孩和老人的責任丟給家庭主婦,這除了會讓勞動市場失去大量人力,也可能會讓照護者罹患身心疾病。

隨著工業化的經濟社會發展,已經不能用傳統方式處理照護問題,因為人們彼此住得更遠、投入職場的女性更多、父母的預期壽命也越長,如果繼續讓子女照顧,子女就會失去職涯發展的黃金時期,對整體經濟社會的發展也不是好現象。

「新橘色計畫」有效舒緩照護壓力

普拉丹和古德哈特指出,許多照護工作,尤其是情感支持,都很難扔給機器人,而且勞動力市場可能也無法及時提供需求。所以該怎麼辦呢?至少在亞洲,也許可以「讓老人照顧老人」,例如日本就在2015年推出「新橘色計畫」(New Orange Plan)以及在地方政府扶持下,讓大量志工投入老年照護。這些照護工作讓退休人士有工作可做,有助於延長工作年限,也能部分緩解上述兩位作者提到的勞動力短缺問題。

根據一項廣為引用的預估,阿茲海默症對已開發經濟體的總體經濟影響約為GDP的1%,但這可能低估了許多連鎖反應。在嚴重高齡化的國家,失智問題不僅可能會造成政府的財政壓力,也會讓年長者擔心自己拖垮了子女的人生。幸運的是,最近有一種解決這類財務問題的方法――信託,越來越流行。

 
行之有年的信託其實有許多不同用途,它以法律規定該如何管理帳戶,如何使用資金,它比授權書更有保障,而且你可以在失智症惡化之前提早設定,保護未來的自己。此外,人壽保險這類工具只處理你年老之後的財務,信託卻還能處理其他面向的問題。

失智除了會拖垮子女的財務,還會讓老人更容易上當,很多騙錢的加害者甚至都是家族裡的年輕人。當社會救助方案無法滿足退休人士的財務需求,高齡者的財務濫用問題就會特別嚴重,因為私人帳戶通常都會讓帳戶的控制權完全掌握在個人手中,於是未經授權的交易、財產過戶、過度節省留作遺產等問題就都隨之而來。

台灣去年推出信託2.0,希望信託業者能與養老產業合作。(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信託2.0目標之一:與養老業者合作

台灣政府為此在2020年9月推出「信託2.0」計畫,鼓勵信託業成長升級,其中一項目標就是希望信託業者跟養老產業合作。它鼓勵信託業者「針對個人信託服務可能衍生的全方位生活面向提供跨產業整合服務,透過結盟合作的業者或機構,在財產管理及信託支付外,提供便利優惠的多元服務,例如居家照顧、醫療接送、長照(安養)機構入住、健檢安排、清潔派遣、住宅維修、輔具裝修、訂餐外送、法律諮詢、不動產代管、旅遊訂房、海外救助等等」。這種全方位的思維,凸顯主管機關已經相當了解當前高齡化問題牽涉的不只是經濟。

就國際經驗觀察,長壽雖然是醫學和公衛的奇蹟,但也帶來許多挑戰。要如何使老年人過得舒服,又不至於讓家族裡的年輕人,以及承擔公共財政的其他年輕人喘不過氣,將是決策者的重要課題。大部分的東亞國家以及某些歐洲國家都已經面臨高齡少子化風險,政府必須闢出一條可行的半退休之路,個人也須主動認知問題並提早規劃,透過信託等服務為各種可能發生的狀態預作準備,才能讓自己未來的生活過得更自在。

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
https://taiwanbanker.tabf.org.tw/index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2024史上最熱一年◢

👉地球發高燒台灣未來冬季恐歸零?

👉半顆高麗菜破百,極端天氣惹禍

👉這4電器吃光荷包!教你省電祕訣



TVBS每日熱搜榜

台灣銀行家月刊

#長照#經濟#失智#養老業#信託#金管會

專欄作者介紹

作者

台灣銀行家

台灣金融研訓院創辦《台灣銀行家》雜誌所涵蓋議題報導領域,除了銀行業、證券、保險與金控,亦對國內外政經社會議題、產業趨勢、金融教育等多有關注。期望藉由深入淺出的內容,協助讀者掌握金融情勢變化、重要政策,以及金融產業發展的最新動向,亦延請知名學者專家為本雜誌執筆撰文,提供深入觀點。期許能成為提供國內金融業與從業人員充實專業知能,提升競爭力,促進金融知識普及與資訊交流之最重要刊物。

看更多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791

0.0874

0.2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