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T選讀/豪宅命案!女警推理尋兇 「親愛的共犯」揭真相

作者 楊隸亞
發佈時間:2021/03/02 16:09
最後更新時間:2021/03/02 16:48
(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夢幻豪宅殺人案
 
很久沒有這樣的感覺,捨不得讀完一本小說。
 
 
陳雪近年曾說要完成小說三部曲計畫,分別是一座大樓,一座城市,一座小島。從已出版的長篇小說《摩天大樓》(2015),《無父之城》(2019)來看,小說家真的說到做到,《摩天大樓》讓讀者窺見水泥森林裡都市人類內心的孤獨荒涼,《無父之城》走入小鎮尋找身世命運與歷史記憶流變。這次,最新長篇小說《親愛的共犯》(2021)小說家的眼睛同樣凝視著「空間」展開,豪宅vs育幼院,富有vs貧弱,空間的對立感所營造的階級群像也不停指引(誤導)讀者,讀至最末章仍在真相邊緣打滑繞圈。
 
《親愛的共犯》全書有四章,分別是:夢中人、沉睡者、追擊者、守護者。在懸疑小說的推理架構底下,透過整部小說的靈魂人物——女警周小詠,走進豪宅與育幼院,撥開層層雲霧尋兇辦案,也透過她的雙眼顛覆傳統定義的空間價值、家庭組成、愛情觀念。這部小說該要垂直去看,看山坡上,看市中心,還有,看流浪天涯四方,無家可歸的孩子們。
 
小說開始就花費大量的篇幅做空間造景,故事出現兩棟強烈對比的房子,一棟是山坡上的育幼院,另一棟是位於市中心黃金地段,別名為「白樓」的高級豪宅。育幼院裡的孩子三餐僅是溫飽,多人共用狹窄的客廳廚房,煮飯打掃雙手萬能,雙層上下床舖,一張床還得擠著兩個孩子,他們用自己的塗鴉繪畫和生活照片裝飾點綴牆面,手牽手甜蜜的像真正的家人。而另一棟「白樓」豪宅,從設計動線到建築美學,清水模構造現代主義,以為安藤忠雄到此一遊,兩旁盡是獨家展品,搭乘電梯往上升,一層一戶,司機外傭阿姨服務到位,採光入屋,卻不入心,滿滿的冰冷。小說家陳雪以豪宅主人張大安最疼愛的二兒子張鎮東被綁架勒索為故事開端,展開一連串警方與殺人犯的諜對諜攻防戰。
 
 
台灣的宮部美幸
 
二月上旬,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的陳國偉所長於「開房間」(ClubHouse)app發起『台灣宮部美幸,襲來!?』的類型小說討論,他指出以下概念:日本一直有『國民作家』的傳統,最年輕的一位,正是多數讀者相當熟悉的宮部美幸,而台灣作家陳雪近年交出的長篇小說作品,如《摩天大樓》、《無父之城》到《親愛的共犯》,書中處理角色人物與社會議題的手法,都讓人聯想到宮部美幸。
 
老實說,閱讀《親愛的共犯》過程中,陳雪處理死亡與掩蓋秘密的指向,比起「技術指向」,更多的確實是一種「情感指向」,讓我有那麼一瞬間想起日本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在《嫌疑犯X的獻身》裡面所創造的「愛的犧牲」。多年前,《嫌疑犯X的獻身》究竟是否屬於「本格派」推理小說,曾引起不少討論。
 
小說裡的愛意,一個人可以為世界上另一個人付出到什麼程度?比起數學推理,擺在面前的是巨大到令人惶恐的愛。不過,X一書確實更偏向「時間秘密」的機智解謎,《親愛的共犯》雖然也製造出類似「時間秘密」的手法,卻不是通往真相的唯一路徑,比較像是聲東擊西,用來阻擋、轉移人們視線的障眼法。
 
如果說推理可以拆成兩條思維,一條是合理,一條是合情,《親愛的共犯》更接近後面那條「情之路」,情多於理,刻畫人性多於解謎刺激。這並非意味小說在推理結構不夠慎重緊密,而是比起武功技藝,或許小說家更期待讀者能夠把人物的內心世界看清楚。當讀者依循小說家拋出的各種線索,條件紛紛指向「群體犯罪」,甚至就要大膽斷言這是一場類似「東方快車謀殺案」,一人捅一刀的大團圓套路犯案。
 
最後一章,陳雪再度讓你大吃一驚,事情完全不是看上去那麼單純。因此,要細講起來,比起本格派的出手,陳雪在《親愛的共犯》所要展現的,確實更接近宮部美幸那般,往「社會派」的方向傾斜,比起享受解謎鬥智的刺激感,更多是一拳打在你心臟胸口上人性試煉的重擊。
 
看職業小說家甩斧頭
 
 
村上春樹固定慢跑,宮部美幸喜歡打電動,陳雪則是每天吃完早午餐後,下午固定寫長篇小說,1500至2000字左右,每週規律做瑜伽,晚上深蹲加追劇。過年期間,聽說只休除夕跟大年初一,每天都寫,從不間斷,高度自律的她曾表示,當日小說進度完成之前,絕不開臉書。
 
我想起村上在《職業小說家》裡曾提及:『小說家的賞味期限——頂多十年左右吧。超過這個期限之後,就必須有更大的、永續的資質,來代替頭腦的靈活了。』他還舉例小說家的進程是三把銳利的刀,剛起步的小說家有「剃刀的鋒利」,往後能演變成「柴刀的鋒利」,最後抵達「斧頭的鋒利」。能夠順利轉換下去,即是戰勝自己存活下來的小說家。
 
回想陳雪的第一本小說集《惡女書》(1995),時至今日已過26年,如今的陳雪,是否已走到村上春樹在職業小說家分類裡,傳說的「斧頭刀」等級呢?本次新作《親愛的共犯》有一段描述,特別動人:『當時他們四個人,曾經說好永遠不分離,好像這世界上只剩下了他們,所以他們必須好好地守護著彼此。
 
在那片山坡上,李安妮說過她將來要當歌星,林曉峰說他要當太空人,崔牧芸呢?她說她想要當護士,只有陳高歌,什麼願望也不肯許,或者他想過了但他不肯說出來,當大家鬧著要他說的時候,他就說了,「希望我們永遠是一家人。」這樣自立自強,只能依靠意志力建造夢想的孩子,讓我想到陳雪的短篇小說集《橋上的孩子》,裡面有一個家庭經濟陷入困境,被生命逼迫長大的少女。我也曾在不同的文學場合,書展講座或文學營聽過陳雪提起一段故事,那是關於小女孩在一棟如同迷宮的旅館裡尋找母親的故事,母親就藏在某一個號碼的門背後,這段尋覓之旅也是尋愛的渴望、孤寂、脆弱。
 
從前,在迷宮旅館尋找母親的小女孩,在夜市擺攤叫賣衣服或批發手錶送貨,夜裡抓緊時間瘋狂寫小說的少女,赤足踩刀一路走來,如今成為職業小說家陳雪。她不再需要取下身上的羽毛來當作故事題材,一出手就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本文由《鏡文學》授權,為【親愛的共犯】一書書評,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TVBS精選好讀

#T選讀#小說#陳雪#鏡文學#宮部美幸#村上春樹#書評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09

0.0705

0.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