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愛吃菇,一年就能吃掉近百億元的香菇,不過您知道香菇的栽種方式,其實也有生態永續的功用嗎?台灣過去多半使用段木種植方式,但因為砍伐樹木數量較多,漸漸開始研發出太空包的種植方式,專家強調,其實太空包不僅可以控制生長的時期,也能有將農業廢棄當成太空包材料。
老闆忙著跟客人介紹各種類的香菇,其中就屬冬天生產的香菇香氣最濃郁,尤其在年節期間,香菇的銷量,更是倍數成長。
香菇批發商馮老闆:「這個是冬菇的話就是比較香,這是今年的剛好生產一個禮拜而已,很貴真的不好賣,可是真的好吃,它的味道就像那個,十顆就夠了,這裡面整個屋子就很香了。」
香菇園老闆葉衍纓:「像這邊的有些大的今天就可以採了,比較大朵的,因為它不是全部都一次全部可以採,它是大的先採有的明天還會再大,明天再採這樣子,像這個這個都可以採了。」
台灣人愛吃菇,一年吃掉十多萬噸、產值上看百億元,這樣龐大的數量,讓台灣原有栽種方式段木菇,開始缺少樹木來源,種樹的速度趕不上砍樹的數量,種菇的技術改良進化,慢慢衍生出太空包的栽種法。
記者劉俐均:「因為台灣的段木供應量越來越少,加上段木種植的人力需求也比較高,所以現在台灣大部分的菇農,都開始使用這樣太空包種植方式,用各種雜木屑來種植接菌,只要四個月就能夠打開,開始生產香菇。」
香菇園老闆葉衍纓:「以前的方法是,我們今天我們要種多少的段木菇,我們就是自己的自己種的樹,現在種下去培育五年六年,我們砍下來種段木,可是我們現在就要再種,種小樹苗,他投資的成本不符合現代,所以段木還是有人種,但是比較少,所以他的價位比較高,太空包現在就是木屑雜樹都可以,他把它粉碎之後,有一些像我們有修樹有些雜木,他現在就是粉碎之後,他們把它堆成整堆下去裝成袋子裡面。」
台大農業經濟學系教授雷立芬:「當然我們用太空包的一個方式來生產,他的成本可以降低,速度又更快,所以對我們的生產者來講,當然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包括對生態來講,我們不用去砍到那麼多的一個樹。」
台大農業經濟學系教授雷立芬:「但是我們現在還可以用其他的材料來替代木屑,譬如有人去研發用這個棉籽,棉花的棉核,或者是用玉米棒,或者就是用玉米的相關廢棄物的話,都可以把它只要是能夠提供纖維素,提供碳的話,它都可以變成是太空包裡面的材料。這個太空包整個製作過程的話,其實把我們很多的農業廢棄物,把它放到裡面來,所以基本上的話,它也是一個循環農業這樣的一個概念。」
香菇營養價值高,是不可或缺的農產品,如何讓整個菇類生產更永續,成了菇農以及相關產業鏈思考的重要課題,讓農業提升同時,也能兼顧到林業循環與再利用。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