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了帶狀皰疹,其實就是俗稱的皮蛇,當免疫力變差時,就會出現神經抽痛的情況,甚至還會出現水泡、紅疹,尤其是30至60歲的人最危險,如果本身長期又有慢性疾病像是糖尿病患者,更得要多注意,醫師提醒當發現出現不舒服症狀最好盡快就醫治療,避免延誤病情!

從事繁忙公共事務工作的吳小姐,一年半前半夜經常起床照顧孩子,因為壓力大到讓他日夜顛倒、睡眠不足,沒想到竟然引起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康復民眾 吳小姐:「皮膚紅腫癢之後開始長水泡的樣子,最不舒服的是,就是神經痛,上班的時候會覺得注意力沒辦法集中,因為神經的抽痛會影響。」
就是因為帶狀皰疹長在吳小姐的跨下到腰部,一路蔓延到臀部,經由醫師診斷以口服擦藥方式,治療才漸漸恢復。
另外同樣也得過帶狀皰疹,就是她家醫科鄭醫師,在今年2月確診就連自己也感到很驚訝,後來發現當時因為疫情忙著看診,又要忙口罩調配,每天睡眠只有五到六小時。

臺大醫院皮膚部主任、教授蔡呈芳:「現代人工作壓力比較大,包括了像醫護人員,事實上都是屬於高好發族群,就高危險族群,第一個當然就是你要想辦法,把你的疾病控制在比較良好的一些狀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施打疫苗,因為疫苗根據研究施打一次,大概可以下降70%帶狀皰疹發生機率。」
醫藥記者蔣志偉:「帶狀皰疹初期症狀會以疼痛為主,而像這個帶狀皰疹水泡,如果沒有獲得適當的治療,將會引起蜂窩性組織炎,但如果它是長在臉上的話,最嚴重的情形會導致失明,甚至也會引起聽力受損,顏面神經麻痺的風險。」
臺大醫院皮膚部主任 蔡呈芳教授:「一般人就覺得說帶狀皰疹只發一次,事實上在研究當中,顯示說因為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年輕時候發作,年紀大的人很容易再發第二次,那大概有5%到6%的患者,他會得到二次性的帶狀皰疹。」
臺大雲林分院神經內科主任 李銘仁:「皰疹後的神經痛那是一個相當疼痛的情況,有些病人會有燒灼感,有些病人會有針刺感,比較特殊就是在沒有任何碰觸下,比如風吹過它就可以厲害自己產生疼痛。」
像這位年輕男性個案,手臂長滿了水泡,出現紅腫,經常出現刺痛感,帶狀皰疹長在臉部,水泡乾掉後,就會結痂。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皮膚科主任 吳青穎:「病人的一個疼痛,因為直接疼痛會影響患者的生活,造成不適的最大層面,所以在臨床上會用各種不同等級的一些止痛消炎藥,來幫助患者度過這段不舒服的時間。」
彰濱秀傳紀念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黃星瑋:「病毒會潛藏在我們人體的感覺神經節裡面,當免疫力較差的時候,它會被再度活化,然後沿著我們身體的某一條神經出來發炎作怪,那在我們皮膚上來就會形成,一個帶狀長條形的,會痛的水泡或者是說皮疹。」
醫師超過超過50歲以上民眾,如果免疫力比較差,又有慢性疾病,壓力大又長期熬夜作息不正常,勢必會導致免疫力下降,這一類族群的人就比較容易得到帶狀皰疹,建議中老年人施打帶狀皰疹的疫苗,生活規律可讓免疫系統達到一個穩定平衡的狀態,避免帶狀皰疹找上門!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會喜歡
編輯推薦

案882足跡曝!曾赴「桃園仲平黃昏市場」買晚餐
生活

疫情以來「最大規模」!部桃群聚案隔離現況曝光
生活

2發燒青年「從武漢潛逃」進部桃 陳時中:承受最多風險
生活

染疫老翁「僅二女兒沒確診」 莊人祥:可能在潛伏期
生活

禮讓行人反挨撞!駕駛苦求作證秒被拒:在怕什麼?
生活

爆12本土!組長突「緊張離席」陳時中認:緊急事件
生活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