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都會區很難得可以看見農地,而在台北市北投區有一處七甲地農田,已經有200年歷史,現在已經傳承到第六代,由青農王宣智接手,四年前離開汽車業的工作,回到北投從零開始學起,到現在已經是農事專家,不僅種稻自產自銷,也規劃走生態體驗區,替台北守住最後一塊稻田。
記者劉俐均:「你一定想不到在台北高樓大廈的都會區裡,也有這一片黃澄澄的稻田,這裡位在北投基隆河畔旁八仙聚落裡的七甲農地,每到收割期都可以看到像這樣子的美景,現在這裡由青農王宣智來接手,為台北留下最後一塊水稻田。」
青農王宣智:「在台北市來講,是最後一塊這麼大面積的可耕作地,最大的稻田,讓台北市民可以假日有一個地方,可以去走走踏青散步的地方,再加上我們這邊其實旁邊有腳踏車步道,看下來景色是滿漂亮的」
青農王宣智:「友善農業這部分就是想說,抱持一個想要讓土地永續利用,基本上就是耕耘整地插秧,再來就除草施肥一直到七月份的時候收割,到了秋冬的時候,就是種一些秋冬的作物。」
北市青年農民聯誼會財務長鄭亦真:「主要也是因為爸爸年紀大了,捨不得他還這樣子每天都這麼辛苦,都是長輩教,因為我們對這方面的農業知識真的不了解,然後也出去再上課,再多做一些學習。」
不捨這塊傳承200多年的水稻田就此荒廢,決定擔起重擔,成為台北裡的城市青農,現在對務農工作已經可以如數家珍,王宣智與太太鄭亦真夫妻兩人,每天日出就要到田裡工作,夏季收割稻米,緊接著,開始整地,準備種植冬季的作物。
頂著35度的高溫,在耕耘機上來回整地,才繞了一圈就已經汗流浹背,一年四季都沒有休息時間,但他卻從沒想過要放棄。
青農王宣智:「等於是說做久了以後你會覺得,對它也是有一點感情在,收成那時候,你會覺得是一種喜悅感,或是一種成就感,那我現在就是想要幫下一代,營造是一個快樂的環境。」
北市青年農民聯誼會財務長鄭亦真:「現在大多數人還是只是知道花東米,或者是富里米,幾乎都是中南部啊,或者是東部的米,基本上很少人會知道台北米關渡米,希望說我們友善的耕種讓大家能了解,台北真的還是有米的這一個,所以才會想說自己做一個品牌出來。」
跟傳統農夫不同,除了努力耕作之外、也得打響品牌名號,這片隱身在都市裡的綠地,也為處處都是冰冷的高樓建築的台北,增添一股綠意盎然的生氣。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