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推動的《危老條例》上路已經屆滿3年,有別於過往《都更條例》必須走公聽會等冗長流程,現在不限面積、只要100%住戶同意,加上政府祭出容積獎勵等優惠條件,都有助於整合和重建的速度大大加快。不過專家也發現,現在新建案市場上出現很多高、瘦、薄的建築,不僅和市容格格不入,也讓都市街廓的發展零碎化,危老雖然加速了都更,卻也帶來了另一個問題。
危老重建推動師李秋金:「這麼髒這麼亂怎麼辦。」
一走進樓梯間,隨地堆置的垃圾,臭味撲鼻而來,崩落的天花板、走道雜物和糾纏不清的電線,三不管地帶,猶如產權的複雜程度,都更難上加難。
快60年的老房子,約莫550戶,居住面積多在10坪以下,台北市培訓的危老重建推動師,多年來積極介入,協助成立管委會、凝聚共識,但同意都更的僅僅一半,整合難上加難。
台北市危老重建推動師吳菀琳:「(整合)20年了,對,直到現在,政府釋出來就是有一個危老,那個危老更難,因為一樓那些店面根本都不要,有時候真的政府不進來配合的話,我們也很難去琢磨。」
台灣位處地震帶,都更牛步確實是個大問題,內政部資料顯示,以全台住宅總數876萬戶計算,像這樣超過30年的老房子,就占了將近5成之多,資深的危老重建推動師認為,屆滿3年的危老條例,的確有助老舊住宅、打掉重練。
大安誠品危老重建工作站站長李秋金:「(條件要)屋齡達到30年以上,第二個就是說那個沒有電梯,沒有那個那個什麼無障礙空間什麼都沒有,第三個就是耐震評估又不過,左鄰右舍先自己溝通好,因為政府它特別說強調它不介入,因為要叫你擺出來,政府就是不要產生民怨。」
危老沒有面積限制,只要住戶100%同意,就能避開都更條例,把過往動輒10幾年的冗長流程,大幅縮短到幾年內就能成功。從營建署的資料來看,自2017年5月危老條例上路後,申請案量明顯直線攀升,2018年每月平均申請件數僅僅11件,不過到了2019年跳增到36件,今年截至4月底為止,每月平均件數來到112件,光4月單月就衝上206件,若想加速推動,政府還能扮演什麼角色。
台北市建管處副總工程司洪德豪:「屋齡30年以上的老房子它其實,很多住戶認為沒有重建的必要,可能屋況還不錯,只是五樓以下的房子可能沒有電梯,那沒有電梯如果要增建電梯,現在法令都有放寬,還有這個外牆的整新,像老屋拉皮或局部的修繕,這個部分也是屬於(危老)推動師的業務。」
30年老屋占比高達8成的台北市,今年以來,危老申請案就有514件、核准179件,堪稱全國資優生,但對照老舊建築增加的幅度、顯然遠遠不及,官方民間得再加把勁。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