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上了年紀的長者,長長四肢無力、跌倒,可能是「肌少症」問題,過去被認為是自然老化,但2016年被正式認定是「疾病」!研究還發現,50歲以上的男女,若小腿圍分別小於34和33公分,老年得到「肌少症」風險機率更高。
醫師曾崧華:「通常用肌肉質量,通常有的會需要超音波,或是一些X光的儀器測量較麻煩,可是如果我們用小腿圍,自己可以很方便做一個自我篩檢。」
過去得用超音波測量,現在台灣醫學團隊發現,「肌少症」也能自我評估,只要靠一個皮尺,標準是針對50歲以上高齡者,男性不得小於34公分,女性最好也不要低於33公分,如果小腿圍過細,就需要進一步配合握力,和起立坐下來評估「肌力」,而若將肌肉質量,和衰退的速度量化為數字,社區長者大約有,7至10%民眾具有肌少症,國內65歲以上長者,相當於全台有超過,30萬的肌少症長輩。
研究也顯示,年過40肌肉量會以,每10年減少8%的速度流失,70歲後則以每10年,減少15%的速度加速流失。
醫師曾崧華:「測量自己是不是有罹患肌少症,可能就要做一些運動加強運動,或是我們的營養,特別是蛋白質的補充。」
若量了小腿圍,發現有「肌少症」疑慮,醫師建議可以,先做好糖尿病和慢性腎臟病管理,以免肌肉量持續流失,至於50歲以下青壯年,雖沒有明確列出小腿圍標準,但醫師也說別過於,追求鳥仔腳求健康就好。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