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巷弄間,往往會見到兩側停滿車,行人只能靠車旁行走,突然又有機車從一旁呼嘯而過的危險景象,交通部就預告修正道路交通安全規則,針對未設車道線、方向線等巷弄道路,行車限速從40公里降到30公里,目標10月上路,雖然立意良善,不過能否落實執法才是關鍵。
新營里里長何國榮:「過去在我們沒有實施鄰里交通改善之前,兩邊停滿車子又雙向道,大家互相爭道,整個停車秩序也好,市容景觀是非常混亂的。」
中正區新營里是台北市第一批改善鄰里交通的社區,過去停滿車輛的景象,被綠色鋪面的人行道取代,另一邊重新劃設汽機車收費格,狹窄巷弄讓出了空間,速限也往下修。
記者李頂立:「走在人行道上,您就可以看到巷子的中間是大大的寫著速限30公里,不過我們繼續往前走來到旁邊這條巷子,這條巷子明顯是比剛才的巷子還要窄也還要小了些,不過按照現行規定,如果沒有特別的標示的話,這邊的速限就是40公里,竟然是比剛剛的巷子還要高了10公里,而目前交通部也正在規劃,希望未來針對這類型沒有車道線、分向線的巷弄,進一步的把速限再往下修。」
目前只要沒有特別標示,一般道路速限為50公里,慢車道速限是40公里,而未劃設車道線和分向線的巷弄,速限也是40公里,而交通部最新公告的修正案,這類巷弄最快從10月開始,速限要全面調降到30公里,超速罰單1200元起跳。
交通部路政司專門委員李昭賢:「國內因為機車問題特別嚴重,所以經常也會在巷弄裡面因為剛剛講的視距差,然後速度又騎得稍微快的時候,經常會面臨到很多交通側撞,甚至交叉撞的這種嚴重事故狀況。」
根據OECD研究,當行人與車輛發生碰撞,若速限是50公里,致死率約為85%;速限40公里時,致死率會下降到35%;當速限30公里時,致死率則大幅降到10%。
北市交通局交通治理科科長王湮筑:「讓過境的車流都走外面的大馬路,然後把小巷弄留給通勤的居住的人,或者甚至以後就是給行人通勤使用,這樣會比較符合國外所謂交通寧靜區的概念。」
雖然降速能有效降低傷亡,不過警方通常不會,把人力資源擺在巷弄取締,如何執法落實成為難題。
新營里里長何國榮:「我覺得兩件事要去做,第一個就是說善用科技執法,科技執法不是要去抓很多違規,是要遏阻違規,第二個違規記點吊照制度一定要落實。」
交通部路政司專門委員李昭賢:「依據目前的高肇事率的巷道,採用不定點不定期的執法,那執法的方式當然傳統會用測速槍,進一步來講警察會有很多移動式的超速照相設備,這個部分都可以拿來做一個宣示執法的功能。」
除了執法,部分巷弄未來也會搭配,路口窄化設計或是立體鋪面,讓駕駛人自行減速,但更要緊的,是全面提升駕駛的用路觀念,教育與宣導都必須盡快跟上腳步。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