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一廠目前進入除役階段,但卻面臨了核廢料無法移出的困境,而其實3座核電廠在除役成本上,光是核廢料的處置,官方和學者的估算就差距多達1362億元。另外面對當地居民,回饋金的部分和核廢料最終的處置也仍是未完的課題。
核一廠已經停止運轉,但是核廢料卻沒地方去,乾式貯存場卡在新北市政府沒有放行水保完工證明,導致濕式貯存池無法移出核燃料棒,也無法再容納從爐心退出來的燃料。目前台電預估核一廠25年完成除役,不含核廢料,花費大約350億元。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有8年的過渡期、12年的拆廠期,還有3年的監測、2年的回復,當然這個費用目前還在呈報中,還沒有正式的核定。」
預計8月會先從周邊設備開始拆除,只是預估整體花費要4700億和學者估算的7160億真的差很多,主要差在拆廠的成本,還有對核廢料在除役後需要監測管理的時間。
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員趙家緯:「我們可能只設定說,只需要12年的監測時間,但在國外的話,至少是百年以上,核廢料場的一些處置場址上面,再去建設的成本方面的話,我們跟國際上面的成本來比較,他(官方)也有顯著的低估。」
從表格來看,3個核電廠如果都除役,光是在核廢料的部分,左邊是政府的估算,右邊是研究員趙家緯的估計,每一噸的單價就差0.25億元,總額相距多達1362億,而除了除役成本還沒正式公開,核一廠附近的居民也是他們卸不下的責任。
記者曾奕慈:「我們來到距離核一廠大約5公里左右的石門區老梅里,在這裡的人口數大約是2500多人,雖然現在住在這裡的人還有一半以上,不過大部分都是65歲以上的長輩,而很多人在這裡居住了一輩子,不過核一廠到現在商轉40年過去了,對他們來說,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呢?」
老梅里里長許寶祿:「當時我們地方的人大家都很高興,說有帶動一些工作機會這樣子,後來現在才知道後悔已經太晚了。」
里長說,這40年來,無法帶動觀光,土地難以增值,年輕人外流,就連房子要重建都得經過重重關卡。
健康問題很難追究是不是因為輻射,但是以往每年都會發放的發電協助金,從今年開始沒有了,只剩下核廢料的回饋金。
老梅里里長許寶祿vs.記者曾奕慈:「拆除都移平了,變成綠化了,那我們一毛錢也不要了。(可是如果核廢料還在的話。)核廢料還在你就好好跟我們商量,就要加倍給我們,就提升個倍數給我們,不然的話我們大家來商量啊對不對?」
而台電回應將會把發電協助金做轉移,以別的名義來回饋給居民。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既然沒有發電,那麼就沒辦法依照以往,用發電的度數來提撥回饋金,但是我們現在已經把這個整個回饋的機制移到後端基金來處理了,那這部分我們也會跟地方的鄉親們大家多所溝通。」
不論是除役或延役,核廢料的處置都是無法逃避的責任,要花多少錢、多少時間,從經濟部、原能會到台電,都應該盡快有個確定的答案,讓民眾了解,也給和核一廠當了40年鄰居的居民有個交代。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