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武術變藝術 太極成雲門創作泉源

記者 張子銘 / 攝影 張志旻 報導
發佈時間:2010/10/11 22:32
最後更新時間:2010/10/11 22:32

一說到太極,每個人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動作柔中帶剛的太極拳,但近年太極,已經不再只是單純的武術,它所追求虛靜的境界,成了藝術家創造,呈現東方文化的根源,包括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導演李安,都透過自己的作品,展現太極之美。

黑白光影的色調,剛柔並濟的動作,這是雲門舞集的「水月」,巧妙的是,東方的舞蹈是跟巴哈的奏鳴曲,產生完美結合。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巴哈的無拌奏大提琴組曲,它後面安靜的境界,幾乎是太極一樣的境界,這是我個人的一個看法。」

林懷民說,水月的基礎,來自於太極導引功的調息訓練,簡單的舞台和肢體表演,呈現太極和東方文化之美。林懷民:「不用自己文化的根砥的話,大概就是好萊塢文化囉,那即使要有西方的文化,我覺得還是要有一個把中國的杯子,來承載這個西方的影響。」

北京奧運開幕式,千人太極拳表演,震驚世人目光,但太極已經不再只是單純強身健體的武術,背後的哲學,更成了藝術家思考創造的泉源。

電影推手片段:「分裂掌,回身迎合。」

1991年,李安的第一部獨立製作電影「推手」,透過主角呈現太極追求的虛靜狀態。

電影臥虎藏龍片段:「元寂永�,一直是武當修練的結果。」

導演李安:「練神還虛好困難啊,這是一個非常高深的境界,我只能做電影,我可以用它來觀察這個世界,我想我最多做到虛實相間吧。」

另一部電影臥虎藏龍,周潤發扮演的俠客,完美詮釋中國道家文化,李安因此成了第一位站上奧斯卡頒獎台的華人導演,而西方世界,也能愈清楚了解太極文化。

#太極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28

0.0378

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