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台人赴中國教中小學 台灣腔可能比政治正確麻煩


發佈時間:2019/01/13 20:03
最後更新時間:2019/01/13 20:03
「台灣腔」要通過以北京口音為基礎的「標準普通話」考試認證令人頭痛。圖為河北小學生。圖/中央社
「台灣腔」要通過以北京口音為基礎的「標準普通話」考試認證令人頭痛。圖為河北小學生。圖/中央社

中國開放台灣民眾參加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但分析認為,最大問題可能不是如何奉行政治正確,而是「台灣腔」要通過以北京口音為基礎的「標準普通話」考試認證才最令人頭痛。

中國官方日前公布,港澳台居民持居住證可申請參加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和認定中小學教師資格。但必須「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此外,應達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頒布的相應普通話水平等級標準。

 

當大家都將焦點集中在「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之時,泉州師範學院文學與傳播學院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吳孟軒觀察,就教育現場來看,中小學還不太會接觸到政治議題,「講好普通話」才是教師真正的挑戰。

泉州師範學院是中國大陸教師資格考試試場之一,校內並設有「普通話測試站」。吳孟軒表示,普通話考試是取得大陸中小學教師資格的充要條件,但就連福建當地或中國其他省市的教師,有些都要考好幾次才能通過。

吳孟軒指出,福建人講的普通話被稱為「閩普」,和標準普通話存在落差,例如「打擊」要念「打ㄐㄧ」,「認識」要念「認ㄕˊ」,「關門」要念「關門兒」。並非中國人就能把普通話講好,有些老師還因此去上發音矯正課。
 

長期關注台灣腔議題的紐約市立大學助理教授彭駿逸表示,台灣腔和標準普通話的差別主要呈現在語彙、發音、語法3方面。以語彙來說,列印應該要講「打印」、傳簡訊必須念成「發短信」。

在發音方面,彭駿逸指出,標準普通話必須有兒化音,像是聊天要講聊天兒;此外台灣腔把很多輕聲的音捨棄,例如先生這個詞,標準普通話必須念成「先ㄕㄥ˙」,朋友要念「朋ㄧㄡ˙」。

至於語法,以「給」這個介係詞來說,台灣或大陸南方會講說「我打電話給你」,但標準普通話要講「我給你打電話」;此外,台灣人喜歡用「有」去標記動作的完成,例如「我有吃過飯了」,但標準普通話不會出現「有」。

彭駿逸認為,如果應試者本身就是語言文學相關學識背景出身的,將台灣腔轉換成標準普通話,認真練習一下應該不會太難;但對於非相關科系的考生來說,可能需要花一段時間琢磨才能轉換過來。(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口音#老師#腔調#轉換#困難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161

0.0690

0.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