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台灣民報復刻出版 重現日治社運精神


發佈時間:2018/12/04 13:47
最後更新時間:2018/12/04 13:47
圖/中央社
圖/中央社

「台灣民報」是日治時期唯一台灣人出資的報刊,不僅對當時台灣各種社會運動有卓越影響,更是現代研究1920至30年代的台灣,不可或缺的史料。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近期推出「台灣民報」復刻出版,重現當年社運精神。

於1923年日本大正年間在東京創刊的「台灣民報」,是日治時期唯一台灣人資本所推出的報刊,早期內容混雜著台灣話、日語與白話漢文,雖在日本發刊但仍回銷台灣,且與台灣政治社會運動息息相關。

 

「台灣民報」原本為半月刊後改為週刊,之後獲總督府准許,將編輯發行等事務移回台灣,到了1932年以日刊形式在台發行,廣受台灣民眾喜愛。由於內容橫跨文學、政治及社會運動等,鼓吹勞工、婦女爭取權益,也支持學生文化上的啟蒙,提倡新文學有不少貢獻,對日治時期下的台灣影響甚鉅。

在鼓吹新文藝與提倡白話文上,「台灣民報」也有不少貢獻,對台灣新文學推廣上扮演極為重要角色。多位台灣作家、政治運動等人士,會在「台灣民報」上發表散文作品,較為人知就屬蔣渭水的「獄中隨筆」。

此外,被稱為日治時期新舊文學論戰的導火線引燃者作家張我軍,也常透過「台灣民報」發表一系列批判舊文學的論述。「台灣民報」儼然是當時台灣文學相當重要的發表園地。
 

在文化部支持下,台灣歷史博物館著手啟動台灣史料集成「近代報刊資料彙編」,這次復刻「台灣民報」等史料計畫,期望能讓當代人對1920年代台灣有更多理解。台史博這次宣布復刻出版的「台灣民報」,是1923至1927年移台前報刊資料,重新設計較為易讀的版面並整理成冊。

台史博副館長謝仕淵說明,復刻「台灣民報」除了見證當年社會運動的脈絡,對台灣史學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事,「台灣民報有別於一般媒體,裡面包含對一些日本殖民統治相關的社會議題與議論。」

謝仕淵說,台灣民報是具標的性的刊物,這次以適合閱聽者方法重新復刻,字體疏朗易讀,「讓更多沒讀過刊物的人閱讀,了解台灣成為近代國家的過程當中,到底面對了那些衝擊與不平等待遇。」

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執行長蔣朝根也認為,「台灣民報」是台灣人爭取新聞自由的一段重要歷史,同時也是社會運動的縮影。

1974年,文史作家婁子匡、王詩琅與黃天橫等人輯錄推出「台灣民報」影印本,由台灣雜誌社發行。台史博這次的復刻計畫,便是黃天橫家屬黃隆正慨然將當年林呈祿父子所遺留的原版「臺灣民報」借予館方,其他部分缺漏則由六然居資料室的檔案補上。「台灣民報」復刻版預計在12月中旬推出,詳細販售點可上台史博官網查詢。(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

👉能不能年中換Audi就靠這個

👉討論度爆表!精油精露保養你還不知道嗎

👉洗三天排水孔就超有感


#台灣民報#復刻版#社運#日治#報刊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212

0.0602

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