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快檢視自己!12種飲食好習慣 太餓就先喝粥

編輯 林瑩真 報導
發佈時間:2018/11/18 08:57
最後更新時間:2018/11/18 08:58
圖/TVBS
圖/TVBS

「飲食習慣」會大幅影響身體健康,《生命時報》訪問北京中醫藥大學養生室、天津營養學會及多位營養專家,統整出12條健康飲食標準,建議民眾檢視自己,若都已做到就算達標,但若少於5條,恐怕身體會出問題。

1. 早餐吃熱的

 

人體在剛起床時,血管與神經處於收縮狀態,冰冷食物會讓胃痙攣,因此中醫建議早餐吃熱食可保護胃氣,像熱稀飯、熱麥片、熱豆漿、包子都是不錯的選擇。

2. 少吃鹽跟調味品

調味料吃多易口乾、喉嚨痛、胃酸分泌及脹氣,還會加重腎臟代謝負擔。台灣衛生署指出,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鹽6公克),避免納攝取量超標。
 

3. 太餓可喝粥

許多人在極度飢餓的狀態下容易暴食,但飢餓時,腸胃功能已經受損,因此建議以半流質食物(粥、麵線糊等)慢慢恢復飲食,同時勿飲用牛奶、豆漿、優酪乳,避免消化不良。

4. 多吃深色蔬菜

每日應攝取600公克蔬菜,其中,深色蔬菜維生素C比淺色蔬菜高一倍,因此建議民眾攝取的深色蔬菜應超過一半,像深色茄子、紫色洋蔥、紫甘藍、綠花椰、紫薯、紅薯營養價值都較高。

5. 別吃軟不吃硬

口感硬的食物可幫助人體咀嚼肌,進而刺激大腦血流量,避免大腦老化、老年癡呆症的作用,像水果、甘蔗、黃瓜可多吃。

6. 細嚼慢嚥
 

每一口飯慢慢咀嚼30次以上,可產生飽足感,避免吃下過量食物,用餐時間要超過20分鐘,讓腸胃有足夠的時間消化。

7. 不駝背、趴著、躺著吃飯

身體彎腰駝背吃飯會壓迫到腸胃,影響消化功能及血液循環,長久下來會引發胃病及心肺問題。因此建議不要躺著、趴著、蹲著吃飯,也要避免使用太低的矮桌吃飯,最好挺直身體吃飯。

8. 好吃先吃

有些人喜歡「先苦後樂」,將喜歡的食物留到最後吃,但如此可能進食太多食物,先吃愛吃的食物滿足食欲,避免暴飲暴食。
 

9. 飯後別馬上喝茶

茶類含有的單寧酸會與胃中食物結合,形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且飯後喝茶會沖淡胃液,增加消化負擔,建議飯後間隔半小時再喝茶,促進消化、保護牙齒。

10. 飯後甜點別多吃

專家指出,一餐中已攝取夠多熱量和糖分,若再吃甜點,容易吸收過多葡萄糖和澱粉,尤其正餐中有油膩物,最好不要再吃甜點。

11. 飯後休息半小時

飯後身體血液會集中到腸胃,大腦處於缺血狀態,若馬上高度思考或進行有壓力的工作,會出現緊張、記憶力下降的問題,因此建議飯後休息半小時再回來工作。

12 餐餐間隔4到6小時

一般食物會在腸胃停留4到5小時,若人體間隔時間太長才吃飯,會過度肌餓、血糖下降,間隔太短則會讓消化器官無法休息,因此建議餐餐間隔約4到6小時最佳。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

👉天然護膚市場升溫!無添加敏肌也可用

👉精油保養最低49折再享1111折111

👉0水保養・以油養膚,精油保養快跟上


#早餐#飲食#習慣#細嚼慢嚥#吃飯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178

0.0583

0.1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