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豪雨容易致災,常常傳出地下室停放車輛淹水泡湯的災情,防水防淹已是民眾首要解決的問題。像是位於地下空間的水位監測儀器,若水位異常馬上發出警告。另外防水閘門也走向全自動化,兩分鐘就能自動緊閉把水隔絕在外。不過專家說,即便外圍防護做得再好,施工品質不佳還是會有滲漏的問題。
豪雨成災,街道變成河,地下室、停車場同樣災情慘重,防水防淹大作戰,成了全民共同議題。
組合式的閘門,快拆快裝,能依照淹水程度自由拼裝,懶得動手嗎?現在也有全自動化。
閘門一放下,加強柱跟著加壓鎖緊,整個過程兩分鐘就能完成。
防水閘門業者曾立宇:「避免說門在淹水的時候過度的變形,造成門板不在門軌的位置上面,造成門板整個被沖走。」
記者李頂立:「一般在地下室或停車場的出入口,也可以見到像這樣的防水隔艙門,厚度相當的厚,至少都有15公分起跳,而且推起來也是相當的沉。」
彷彿金庫大鎖,密不通風把水鎖在門外,光這扇門至少就要300公斤,根據地下深度不同,還會加厚,甚至超過30公分。
防水閘門業者曾立宇:「方便人員的操作,比較像門一樣。第二個來講,它這個型態比較屬於水密型的,所以四周都可以做一個水密的效果。」
防水措施百百款,但還是需要感測儀器相輔相成。像這樣測尺形的感測儀器,通常會裝在車道入口、和下坡道與平面交界的排水溝,作為第一道防線,隨時回傳即時水位和雨量。
防災感測儀器經理王建清:「這一支是可以同步感測下面的淤積還有水位。側溝會連結到排水溝排水機抽水機裡面,這很重要。抽水機還沒啟動,已經要淹上來了,它可以緊急發布警報。」
另外一個監測重點,就位於地下室最底部的集水溝,因為短時間的豪大雨,可能使排水效果不佳,導致地下集水溝水位暴漲,形成外面沒淹進來,反而從裡面淹出去的狀況。
防災感測儀器經理王建清:「抽不出去,那水就會從這裡積灌上來,積灌上來就會從這裡開始淹。這個感測器是感測整個停車場的地平面,因為這是整個停車場的最低點,最低點是不是已經有水淹到它。」
但若建築結構本身品質不佳,外頭防護做得再好,可能還是會有滲漏的問題。
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戴雲發:「灌漿完一半後,另一半的灰塵、木屑或土層容易掉下來,這邊會有一個介面,這裡沒有處理好的話以後就會漏水。」
像是台北地區因盆地地形,地下空間工程通常會做「連續壁」貫入岩盤的設計,往下挖深,放入鋼筋後再灌混凝土,但過程中可能會有土石掉落,導致品質不純,就容易產生滲水。
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戴雲發:「去做一個導溝、小的水溝,把水導到一個地方再把它抽走,在水溝外面再做一個磚牆。」
其實目前法規已有明定,建築物地下層坡道出入口都要設置至少90公分的防水閘門,新建案和停車場已經成為標配,但部分舊停車廠即便有裝設,老舊設備防水功效堪慮,呼籲車主還是在豪雨來襲前妥善選擇停車處,才不會讓寶貝愛車,一夕泡湯。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