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賴清德指示教育部研議,鬆綁幼兒園不得教英語的規定。家長團體對此政策轉變憂喜參半,一方面認為可盡早讓孩子接觸多元語言環境,一方面也怕揠苗助長,增添學習壓力。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彭淑燕表示,早一點讓孩子接觸英語環境,相信絕大多數家長都會樂見。現在私幼受到青睞,一大原因就是做了一些規定不能做的事,例如雙語教育,公幼則完全不能。如果政策鬆綁,就能增加公幼競爭力。
不過彭淑燕也擔心,很多孩子「贏在起跑點,而死在中間」,如何啟發孩子的興趣和學習動力,而不是用成績壓力逼迫學習,需要仔細研議。她贊成教育部訂出一些規範,例如幼兒園只能教聽、說,不能強迫幼童書寫英文字母,避免影響身心發展。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劉世鴻指出,早一點學英語的「大方向」是好的,但台灣的教育條件究竟符不符合,英語師資足不足夠,能否真的用雙語模式教學,恐怕無法迅速到位。
劉世鴻表示,幼兒園比較適合用「沉浸式」教學,例如透過圖像、遊戲方式進行,政策推動前需確保教師有正確觀念和足夠能力。他認為這項政策是家長想要的趨勢,但要落實,需要一些時間準備,並做好配套措施,「不是想推就推」。
台灣家長教育聯盟理事長謝國清指出,現行課綱小學三年級才開始教英語,就已產生縣市資源差異的亂象,都會區甚至小學一年級就有英語課。預計108學年度上路的十二年國教課綱,也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教,課審會在討論時,研修小組專家就不覺得越小學英語越好,且台灣英語師資不足,即便找外籍人士教學,這些人也不見得懂教育方法,恐衍生更多爭議。
謝國清表示,行政院若想推動雙語國家,應該先做的是把課綱改成小學一年級開始學英文,而不是直接跳到幼兒園。(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