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疫情進入流行期,疾管署今天宣布,上週新增2例新生兒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且其中一名女嬰出生4天就發病,且在發病第3天因新生兒敗血症死亡。
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許瓊心建議,家有新生兒者(出生未滿月),應盡量避免訪客,因成人感染腸病毒可能沒有症狀,卻會傳染給抵抗力弱的嬰孩,對孩子生命造成威脅,建議可用其他方式取代親自探訪,降低風險。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科長陳秋美下午在疫情週報時表示,腸病毒疫情已正式進入流行期,上週腸病毒健保門急診就診共計1萬1968人次,比前一週上升1成。今年累計12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其中6例是新生兒,且有2名新生兒重症死亡。
上週新增2名新生兒染腸病毒重症,且1人死亡;疾管署防疫醫師吳佩圜指出,這2名個案都檢出伊科病毒11型,其中北部出生7天的男嬰,5月中旬因發燒住院,後續出現急性肝炎、血小板減少症及凝血功能障礙等症狀,經治療後狀況穩定已出院。
但另一名出生4天的東部女嬰,5月下旬因發燒、昏睡、哺乳時無反應至急診就醫收治住院,不幸於發病第三天(出生後6天)因新生兒敗血症死亡。
吳佩圜表示,調查這2名個案的可能感染源,僅東部女嬰的姊姊在女嬰出生2週前有感冒症狀,其餘均無相關病史,研判應是無症狀的傳染者。呼籲家有新生兒者,應勤洗手,盡量減少訪客等。
新生兒感染腸病毒後可能引發重症,許瓊心在記者會表示,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一般於出生後1至14天發病,可能發生在產前、生產過程或出生後的人際接觸等途徑感染腸病毒。
許瓊心說,特別是產前若腸病毒通過胎盤垂直感染,因新生兒出生後短時間內來自母體抗體量仍不足、免疫力較弱,病情常較為嚴重。
新生兒感染後的症狀從發燒、活力不佳、食慾降低等輕微症狀,到腦炎、肺炎、多重器官衰竭等重症都有可能發生。
許瓊心表示,孕婦在產程中若有感冒、肌肉痠痛等身體不適,應及早就醫;若感染腸病毒,並不需要中止懷孕,只需確實按時程產前檢查即可。另生產後,在疑似腸病毒症狀緩解前,應避免母嬰同室、勿接觸新生兒,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近4週社區腸病毒檢出型別以克沙奇A型為多,但近期伊科病毒11型陽性數明顯增加,以北部、東部較多,且社區也持續有腸病毒71型活動。(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