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會將討論指示藥是否取消健保給付,醫界有人批評,健保省小錢花大錢,恐使民眾小病變大病;但另有人說,日本也鼓勵民眾到藥房買藥治療輕症,可減少「不拿白不拿」的浪費。
現行「全民健康保險法」第51條規定,指示藥品不屬於健保給付範圍,截至民國106年10月仍有928項指示藥品有健保給付,涵括感冒藥、腸胃藥、銀杏萃取物、葡萄糖胺等藥物,一年健保支出超過新台幣17億元。
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開業診所醫師周賢章受訪時表示,指示藥若取消健保給付,根本是「省小錢花大錢」,還可能使患者小病變大病,賠上健康。
舉例來說,鼻子過敏、感冒都可能出現流鼻水的症狀,如果患者自己到藥局買藥,根本無法判斷該買哪種藥;或是患者出現咳嗽症狀自行購買咳嗽藥水喝,實際上有可能是肺部出問題,卻因藥水抑制了咳嗽症狀,使得病情在不知不覺間變得更嚴重。
周賢章說,健保指示藥品多是使用多年的「老藥」,不僅安全性高,價格也相對便宜,以乙醯胺酚成分藥品為例,健保一顆給付不到5毛錢,但到藥局買卻要好幾塊錢,若取消健保給付,未來父母帶孩子看病,每次恐怕得多付幾十元,對於弱勢家庭確實可能造成負擔。
另一方面,便宜的指示藥沒有健保給付後,同樣一種病,醫師開藥時可能就會改用價格較貴的處方藥,不見得能替健保節流。
避免藥品浪費,應從慢性處方箋做起。周賢章強調,全台有600多萬人領取的慢性處方箋,一顆藥都要幾十元,日前一項調查卻發現慢箋藥物回收最多,相較指示藥一顆不到一元,可能造成的醫療浪費不及慢箋的1/10,建議健保署應分輕重緩急,從減少慢箋藥品浪費、減少檢驗檢查做起。
不過,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古博仁有不同看法,他表示,「全民健康保險法」早已寫明不給付指示用藥,健保20年多來也多次討論回歸法令規範,最後都因民代、民眾壓力被檔下,但在目前健保財源不寬裕的情況下,應該以各種可能方式節省財源。
「健保不應包山包海」,台灣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謝武吉說,長久以來許多民眾認為繳了健保費,就可以隨意就醫、拿藥,導致許多醫療資源浪費,日前統計也發現,台灣民眾一年浪費的藥品可蓋5座台北101大樓。
謝武吉坦言,若健保不給付指示藥品,患者購買同一種藥確實可能得花多一點錢,但也希望藉此達到「以價制量」效果,減少醫療浪費,讓健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口上。
古博仁認為,民眾應強化分級醫療以及自我照護觀念,像是日本就鼓勵民眾自行到藥局買藥,治療流鼻水、感冒頭痛等輕症症狀,並且提供退稅優惠,民眾也不會花好幾百元到大醫院看病,降低醫療支出,把健保資源省下幫助更需要的重症患者。
健保若不給付指示藥,究竟會省錢還是花更多?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專門委員黃兆杰說,指示藥如果退出健保,乍看之下一年可省下17億元,但實際上可能增加處方用藥的量,醫師有可能請病人自費買指示藥,也可能開處方藥給病人,相關的健保財務收支難以評估。(中央社)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