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53歲的男性上班族,某次聚餐喝酒因腰酸背痛又尿不出來,被送往急診室,沒想到抽血檢驗竟發現其攝護腺特異抗原(PSA)超標,醫師進一步切片,確診罹患攝護腺癌第4期(末期),而且已有骨轉移,只能依賴化療與賀爾蒙治療。
台大醫院泌尿部蒲永孝主任表示,因為國人飲食西化、人口高齡化,罹患癌症的人口越來越多,以攝護腺癌來說,在男性癌症中,攝護腺癌的死亡率是第7位,而且超過6成的患者發現時都已是第3期之後了。
男性年過50 就應就醫檢查
其實,攝護腺癌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第3期前),10年的存活率可達到95%,與其他癌症相比,算是致死率較低的了,但是到了第4期,平均存活僅剩4年。因此蒲永孝主任建議,男性只要超過50歲,就應該做肛門指診與PSA檢查,但若是有家族病史者,就應提早到45歲做第一次的檢查。
攝護腺癌 影響泌尿功能、雄風不再?
不少男性發現罹患攝護腺癌之後,都認為自己罹患了不治之症,多數患者認為攝護腺治療等於「絕子絕孫」、「現代太監」或是往後得終生伴隨著尿袋。但蒲永孝主任解釋,癌症不是單一樣貌,有些攝護腺癌是不需要立即治療,可藉由定期的追蹤、控制,也可以與癌細胞和平共處。
重要的是,科技日新月異,攝護腺癌的治療方式也不是只有一種,現在的醫藥技術都不見得會影響性功能與解尿。
就是不治療? 親友你可以這樣做
倘若病患害怕手術有漏尿、勃起障礙等副作用,不願意接受治療,家屬該怎麼溝通?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針對治療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家屬可採用「天平的比較法」跟患者溝通。
舉例來說,親友可說:「接受治療雖然可能引發副作用,但可為你換來10至20年的壽命,這能增加我們一起生活的日子、增加更多美好的回憶。如果治療只能換來短暫幾天的壽命,我一定跳出來反對。」可藉由「比較法」,讓患者知道,如果讓病患受苦只能換得短暫的利益,家屬會站在他的立場反對,以此增強同一戰線的立場,增加患者治療的意願。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