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認為,小孩晚點說話也無妨,說不定以後長大成人更有成就!但,事實上真是如此嗎?專家認為,當孩子成長到某些階段時,孩子會有不同的表現,若沒有這些外顯行為的話,像是說話、找出聲源等能力,家長應尋求小兒科專業協助。
就說話表達而言,小兒科醫師楊為傑表示,孩子到了1歲左右,已具備以下能力:
- 可以尋找聲音的來源;
- 呼喚孩子名字時,孩子知道是誰在叫他
- 會發出高高低低的聲音,有時候還可以一長串;
- 會用「聲音」與人對話。例如,你跟他說:你好可愛!孩子會有回應或微笑;
- 可發出 baba 或 mama 的聲音;
- 可用手指指出他要的東西;
而1-2歲之間,孩子可做到:
- 可追隨父母給予的指令(父母用手勢+語言給予的指令)
- 可以到其他房間取來東西(例如:請你回房間拿球球,他可以離開你的視線,並且正確地找到球)
- 指著東西,要你告訴該東西的名字。因此,「命名」成為了重要的學習過程,家長可多陪孩子、教導孩子;
- 開始想玩扮家家酒;
- 自一歲半開始,每週學會一個新單字
- 可辨認自己的器官(大概 3-5 個)
2 歲的孩子,又會哪些呢?
- 單字量大概 50-100 (但事實上,很多孩子做不到)
- 會簡單的句子,主詞加動詞。例如:爸爸,喝ㄋㄟ ㄋㄟ、媽媽,球球;
- 可以聽懂簡單的指令(單純語言,不加手勢)
- 孩子的表達,別人可聽到50%
另外,楊醫師提供「4分之1法則」:
一歲的孩子講話,可被理解 25 %
兩歲的孩子講話,可被理解 50 %
三歲的孩子講話,可被理解 75%
四歲的孩子講話,可被理解100%
然而,在台灣,「語言發展偏慢」的孩子不少,楊為傑醫師分析認為:
- 小孩少,缺乏適當的互動;
- 對孩子「過於照顧」:當孩子用手勢,別人就會幫他把事情辦好,他為什麼要會說話?孩子自然減少了說話的次數;
- 給予孩子的語言刺激太少:楊醫師強調,一般人以為將電視、音樂、短片打開讓孩子聽聲音就算是互動了,但事實不然,有研究證實,孩子的語言學習,一定要透過與「真人」講話、互動,才會有效。
語言 不是「60 分就好」
楊為傑醫師解釋,多項研究指出,幼兒時期若擁有較優秀的語言能力,長大後也會具備較多的詞彙,表達能力也較佳,若是從小就多與孩子互動、說話,可幫助孩子塑造優良的神經迴路,對孩子來說,是一輩子的資產。
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就是在幼兒時期,所以是「有時限」的,楊醫師指出,孩子無時無刻在吸收外界給予的刺激,特別是來自父母親的資訊。不到一歲的孩子就有能力區辨不同的語言,例如,孩子可分辨誰在講國語,誰在講台語,甚至是誰在講英語。孩子的大腦無時無刻的在對大人說出的話「取樣+分析」。你跟他講的話越多,他就越能建立該語言的「資料庫」。
如何與孩子「說話」? 細節具體化
醫師建議,可將日常生活的細節講出來,當作在寫流水帳。舉例來說,幫孩子洗澡時,家長可說:「這個水溫可以嗎?會不會太熱?會太冷嗎?」、「今天我們用藍色的沐浴乳幫你洗澡喔,洗完你就會香噴噴的」、「今天換爸爸幫你洗澡,你有沒有很高興啊?」等等的。我們把很多細節「具現化」。孩子可以透過這個過程,建構這個語言的龐大資料庫。
一樣是3歲孩子 字彙量竟差了3千萬字!
國際重量級期刊《The Atlantic》論言指出,從小與父母說話較多的孩子,和較少與父母說話的孩子字彙量相比,到了3歲時,竟差了3千萬字。這些專家學者觀察發現,這些3歲孩子使用的詞彙有86%到98%來自於他們的雙親,而且,不僅是使用相同的字彙,連使用字彙的頻率、對話時間、語調,相似度都非常高。
此外,研究也發現,詞彙數量與社會經濟地位成正比,來自需要社會福利機構協助家庭的孩子,每小時聽到的詞彙約616字,藍領階級為1251字,而白領、專業家庭的孩子,則高達2153字,與需要社福單位協助的家庭相比,高出3倍之多。
除了字數,字彙內容也有差異。研究結果顯示,高收入家庭與低收入家庭相比,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常獲得讚美,而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則學習較多的負面詞彙。可知,父母的小小行為,對孩子卻有長期且不可忽視的影響。
楊為傑醫師建議,要引導孩子說話、增加詞彙數量,可參考下列4原則:
- 親子共讀;
- 多讓孩子發揮;
- 不要責備孩子;
- 若可負擔,建議多多外出旅行。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