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育兒好簡單】溫和食補治療發燒 中醫教你這一招

記者 許碩穎 報導
發佈時間:2016/09/16 16:00
兒感冒最常見原因是病毒感染,其中最令家長頭痛的就是發燒問題了。
兒感冒最常見原因是病毒感染,其中最令家長頭痛的就是發燒問題了。

北市1位7歲兒童,感冒後開始出現發燒、腹瀉等情況,晚上甚至燒到40度以上,雖然服藥後會退燒,但藥效一退,又開始發燒。反覆發燒的症狀持續長達2周,家長接受親友建議尋求中醫治療。
 
收治個案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謝旭東醫師表示,小兒感冒最常見原因是病毒感染,其中最令家長頭痛的就是發燒問題。發燒是免疫系統提高身體溫度以對抗外來病菌。

 
 
謝旭東醫師解釋,一般而言,感冒病程約為1個星期,雖服用西藥退燒藥等藥物症狀控制後可改善,但以中醫觀點而論,西藥多為苦寒藥,久用傷害胃氣,舉例來說,克流感的副作用為腹痛腹瀉,以中醫論點來說,是因苦寒傷害了胃氣而有腸胃症狀。
 
而感冒在中醫來看可分為「風寒」和「風熱」,退燒藥用在屬於風熱感冒的腸胃功能好的孩子身上,效果可能不錯,但用於風寒感冒腸胃狀況差的孩子,則會讓病情拖延更久且有副作用,像上述患者就是屬於風寒型。
 
發燒在中醫來看是認為正氣與邪氣相爭,當正氣勝過邪氣就會熱退汗出,所以會用中藥助汗出,發燒症狀自然解除,而風寒型和風熱型感冒都會有發燒,最簡單區分的症狀在於「孩子畏冷嗎?」若有,則屬於風寒型,如同上述患者用退燒藥治療造成寒上加寒,病久不癒,中醫治療上,多使用桂枝湯,功效為祛風散寒,養脾健胃,因此不只將感冒治好,連小朋友胃口也一起治療,胃氣恢復後,身體疲倦也會一掃而空。
 
 
謝旭東醫師建議,感冒流行時要注意除了勤洗手和戴口罩之外,飲食上應少吃油炸燒烤或是生冷食物,瓜果類水果也要避免,可以服用清粥,若胃口不佳連粥也吃不下,可將煮好的粥放30分鐘左右,服用粥上面那層細膩、粘稠的米糊俗稱「粥油」。
 
所謂的粥油,是一鍋粥的精華,中醫認為,粥油最能滋補胃氣,並建議若家有發燒症狀的小朋友,家長切勿急著自行買成藥退燒,應尋求醫生協助。
#發燒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41

0.0427

0.1268